香港文學
228 篇文章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菩提在世間

如書名般,在或大或小的時代下,能夠覓得那藏匿於身邊的「菩提」,維持安寧平靜的心靈,悠然自在蜉蝣其中,這實在是件難事,大概不是看本書就能做到的。

标签活跃作者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香港夢醒後,城市的萬家有情而無語:專訪詩人陳滅談《離亂經》

「像是一場通靈,你透過這些詩,與我、與40年來的香港對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鳳園變形記

如果蝜蝂可以選擇自己要背負甚麼,即使承重至腰板折斷,也是幸福的,而倘若到了從心所欲可逾矩的境界,也很幸福,因為牠已經承受太多,世界會對牠寬容的。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重繪、陰森、迷霧——韓麗珠的《裸山》氛圍

在這裡就看到一組概念的對撞:應該隱藏的政治道德,還有應該誠實書寫的美學道德。在巨型的撞擊過後,小說的命名以及覆蓋在這裡成為一條命定的出路。一條逃逸線。一種香港文學的演化。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回眸涓涓曲水,談安土與不遷——小思「香港關懷系列」套裝發佈會紀錄

「終於有一套書,可以將大和小之間的幽微辯證,將盧瑋鑾教授和小思老師結合在一起,而且做到郁達夫所說的『一粒沙裡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散文境界。」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跑山、觀海、再挖掘——專訪詩人孔銘隆:「我希望將來仍有回聲。」

「我希望將來仍有回聲,有人會聽見你的聲音,然後發出回聲。」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中大圖書館舉辦「小思小物珍藏展」 從戲票到零食微縮模型 展現香港故事

此次展覽以小思的個人珍藏為核心,透過她自幼年起便開始收藏的各種物品,讓觀眾得以窺見她涉獵多種興趣、對各式小物件充滿好奇的另一面。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2025香港書展好書推介 無秩序編輯室疾草知勁草之選

疾風知勁草,即使經歷何等亂流,閱讀依然能陪伴我們度過任何艱難時刻。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訪張婉雯新作《有心人》:如明日好景忽遠忽近 仍願抱著這份情沒疑問

「大家提起張國榮,總是惦記他的好,以及那個所謂美好的香港。問題是,我們還未死,就只能接受自己和這個城市,可能會一直差下去。繼續生存的人要找一個方法,像張國榮一樣,盡量靚地活下去,無論是外貌、品格,還是生活態度上。」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黐線」是否才是城市的常態?——張婉雯X永若晴《有心人》新書分享會

如張婉雯所説「冇人係完全正常,都冇人係完全黐線」,《有心人》向讀者揭示她「黐線」的一面。脱軌是世界的常態,活着本來便是吃力的,不奢求能和張國榮一樣成為經典,只求能為那面的瘋狂留有自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我所看見的未來—— 「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暨十周年紀念座談會」講座實錄

徒勞是寫作中無法避免的,但不是純粹徒勞。這些經歷積累下來,某一天會發芽生長。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誰說這算是情愫——談張婉雯的《有心人》

尤為欣賞「無心睡眠」這個故事,以雲淡風輕之姿寫家庭主婦的憂煩日常,親人間的廝磨到偶發的「驚心」之處,以平淡筆觸寫出「人比鬼更可怕」 的恐怖隱喻,好一句「活著就是報應」,其實誰的苦不是「求仁得仁」。

Cyanyyy

專訪程皎暘:打風也要繼續寫香港

早在2023年整理書稿時,她將其命名為《8號風球》。「作爲一個打工人,一想到8號風球,其實心裏有一種竊喜,就是覺得可以不用上班了。但是通常因爲李氏力場的作用,只能放半日假,下午8號的訊號除下就得趕去返工,這就是會讓我們會心一笑又很有香港特色的一個詞」。但另一方面,8號風球掛起象徵著一個災難天氣,「颱風過後,我們要如何去面…

Faker冒業

香港長篇科幻小說《記憶管理局》作者的話

《記憶管理局》並沒有「寫了足足十年!」那麼誇張,它被晾在一邊的時間遠比動筆的時間長很多。可是它確實經歷了十年的時光,也是我早期創作中起起落落的一個印記,希望大家會喜歡。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跨越歐亞:香港報刊抗戰文藝資料翻譯與選輯(1937-1945)》新書對談── 協商、重構與超越 講座紀錄

編者不是「影印機」,不是簡單將史料傾注到書內便完成編著。《跨越歐亞》作為一部上千頁的「鉅著」,編輯以其獨到的研究視野,選輯、翻譯有關香港抗戰文藝的報刊資料,實在有其存在的必要。

家書

病/抗體寫作——潘國靈新作《身體變奏曲》

《身體變奏曲》在書寫病變中變調,時而是肢體獨白,時而是蹺蹺板兩邊對話;有第一人稱的軀殼、第二人稱的指和髮、手和臉,也有第三人稱的枯骨。病體寫作,也是抗體寫作。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新書】《拂石記》自序——〈此岸有人拂石〉

有文學研究背景的文友由衷地帶點學術腔說:香港文壇有東渡彼岸的趨勢。此岸與彼岸向來有迷與覺或苦與樂的暗示——「登彼岸」就是捨迷得覺或離苦得樂的意思。可幸「此」與「彼」是相對的觀念:一水中分,哪一頭都可以是「此岸」也可以是「彼岸」。客套常用語「彼此彼此」正是表達「雙方一樣、差不多」的意思。本書有大約一半文章與彼岸人情物事相關——正是「彼…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Breakazine突破書誌》創刊16年 近年經營困難 於明年4月停刊

《Breakazine 突破書誌》,創刊以來,致力回應通識教育及價值觀教育的需要,關注青年及文化議題,至今已走過 15 個年頭,曾任十年Breakazine 前總編輯李玉霞(山地)稱之為「全港最長壽的zine」。然而,編輯團隊今天(11日)在社交平台上,以「惜別.探索.重新想像」為題發文,表示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近年經營中面臨重重困難,因此決定於2025年4月後停止出版。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新書】《雷聲與蟬鳴》代序

是誰說的呢?也斯的聲音,究竟近雷聲或是近蟬鳴?也斯熱愛生活,熱愛香港。當人們都在東張西望,他卻在培養家裡的盆栽,聆聽冬夜電車的拐彎鳴叫。他重整散落的家具。候車時,不忘記給N寫詩。如果說蟬鳴是香港的聲音,他確是。時而溫婉細膩,時而尖銳睿智,並且堅持不絕。

Faker冒業

《偵探冰室.劇》序

橫跨東西方四百年!齣齣好劇連環登場!《一報還一報》、《八百屋阿七》、《無事生非》、《弄臣》、《威尼斯商人》、《再世紅梅記》、《茶館》、《浮士德》,八部經典劇作改篇為推理小說,盡在《偵探冰室.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