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駐妳心人生相談室

20
HKD /

許多朋友們都說跟婷婷聊天很有療癒效果,不是因為我多會安慰人也不是我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大概是我擁有異於常人的樂觀,總是能讓原本抱有煩惱的人瞬間感到豁然開朗,歡迎大家把問題發送給我,我將會在這裡以匿名的方式回覆,若是沒有特別的來信,我就會以分享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經驗與觀點為主,目前圍爐文章預設為全部公開,有必要會手動設定限時上鎖。 點以下聯絡我: https://t.me/tingting1123

射手媽咪婷婷
射手媽咪婷婷

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當一位母親飽受藥物成癮所苦,生命又該如何延續?《我是這樣的媽媽》

相信許多媽媽都曾經歷過育兒伴隨而來的嚴重睡眠不足,而我更是經歷比其他人更長的艱辛歲月,回想過去無數個痛苦掙扎的夜晚,心還是不自覺揪成一團。 原本以為《我是這樣的媽媽》描述的也是類似的心情,直到仔細閱讀過後才赫然發現這是一本控訴治療失眠的藥物(苯二氮平類藥物)讓作者承受極為痛苦的上癮及戒斷過程,而這本書…

當「思考」成為生活樂趣,也自然懂得自我負責:《思考的孩子》

圖片來源:金石堂 記得小時候時常聽到一句話是:「囡仔人有耳無喙。」意即當大人說話時,小孩子不要插嘴,只要聽就好。然而,這無形中不只扼殺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也讓孩子錯失了許多思考的機會。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也是日本有名的繪本大師安野光雅應出版社之邀,在《思考的孩子》這本書中談如何獨立思考,也談主動學習對思考的重要性。因為…

五歲真的能定終生?順應大腦的發展,不需要超前學習就能培養興致:《我是醫師,我的孩子不上才藝班》

圖片來源:金石堂 曾經有朋友向我表示從孩子三歲開始就教導注音符號及英文字母,卻發現孩子的記憶力不如預期而感到挫折,而聽在育有同齡孩子的我耳裡則是感到詫異,因為我還處在努力建立孩子固定作息及調節情緒的階段,根本沒有讓孩子超前學習的念頭,即便現在孩子上了小學,仍舊堅持適齡發展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根據…

幸福的模樣有很多種,讓女人當家作主有何不可?《女大當家》

圖片來源:金石堂 到底是什麼情況會讓父母對女兒使用敬語,而且表現出畢恭畢敬的樣子呢?是否有人會開始揣想這個女兒是不是有著大小姐脾氣的啃老族呢? 在《女大當家》這部小說裡的瑟娥就是對父母發號施令的人,只要她表達自己想要休息,父母絕對不會有第二句話,因為她是支撐起整個家庭經濟來源的人,也是父母的雇主,完全顛覆…

如何避免落入有毒正向的陷阱?《偶爾不振作也沒關係》

圖片來源:金石堂 你是否曾經因為心情低落而向家人朋友訴苦時,被狠狠地澆了一頭冷水?彷彿你的情緒只是無病呻吟,而你的言行只是小題大作? 「想想那些比你更慘的人,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 確實,這世界上最殘忍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比較,所以當我們認為自己此時此刻遭遇重大難關時,永遠有更多的例子向我們證明自己不是最慘的…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獨特或難以適應社會?《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

圖片來源:金石堂 你有沒有發現電視上的政治人物、明星或網紅,總是以各種誇大的言行來贏得關注?在現實生活中包含職場、學校、家庭裡也有許多以自我為中心,或者對他人漠不關心的人存在,我們總是不禁在內心嘀咕:「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行為產生呢?」 《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這本書便為我們提供解答,而作者是精神科醫…

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當帳單比詩集更厚、自信比畫布還薄時,讓巴爾札克、梵谷、海明威、安迪沃荷陪你度過『生計』比『詩與遠方』更重要的每一天

圖片來源:金石堂 有沒有一段話或是一本書可以讓你擺脫倦怠的職場生活?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個字都行,但答案可能會令你大失所望,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期待皆有不同,有的人寧願忍受朝令夕改的主管及難以相處的同事,只為了每個月能夠支付接踵而來的帳單,但有的人卻寧可過著貧窮的生活,也要讓自己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完…

光鮮亮麗的童星演員背後,其實是母親的監控與虐待:《我很高興我媽死了》

圖片來源:金石堂 當我們稱讚一位小童星有著爐火純青的精湛演技時,可曾想過他們是出自於內心對表演的熱愛,抑或受到父母的支配? 《我很高興我媽死了》這本書的作者珍妮特是童星演員,從六歲開始便穿梭在各大試鏡及表演場合,只因為媽媽的夢想是成為演員,而珍妮特年幼懵懂的心理即便對表演不怎麼感興趣,仍舊為了罹患乳癌又…

【兒童繪本】男孩、怪獸與粉筆

圖片來源:金石堂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人貌似張牙舞爪,試圖讓周圍的人自行退散,其實不見得他的真實內心是想要遠離人群,反而是透露著內心的恐懼不安,以虛張聲勢的方式去展現自己的強大,其實內心脆弱不已,也渴盼與人建立緊密的連結。 《男孩、怪獸與粉筆》繪本講述的便是這樣的故事,描述洞穴裡住著一隻可怕的怪獸,由於偶爾會發…

及時覺醒:【把心打開,正是覺醒的時候】史努比SNOOPY獻給人生的最溫柔指引

圖片來源:金石堂 最近想必很多人都聽過「自我覺察」這個詞,但偏偏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相當不容易,所以如果能透過他人的觀察進而了解自己,也是不錯的一種方式。 《及時覺醒》這本書是透過《花生》漫畫讓我們去省思許多人生哲理,過去只是單純覺得SNOOPY很可愛,且漫畫內容很無厘頭,沒想到潛藏著許多值得深思的人生道理,而這本書便是透過…

不塑島上的守護者:大手牽小手,師生減塑GO!

圖片來源:誠品線上 你知道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塑膠微粒」嗎?不只是食物、自來水、空氣,還被證明會藉由血液循環損害人體器官,所以「減塑行動」刻不容緩,因為攸關全地球人類的性命安全,也關乎海洋生物的存續。 慈心基金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於2018年共同推動「點亮台灣・點亮海洋」校園減塑計畫,透過老師們把活動理念傳達給學生,並且促…

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

圖片來源:金石堂 你是否一緊張就容易肚子痛,或是感到壓力的時候就便秘?這代表腸胃其實與心理息息相關,而腸道是否健康,更直接影響自律神經是否穩定。在《自律神經超圖解》這本書中提到其實自律神經失調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所以如何調整自律神經便非常重要。 首先當然是需要足夠的睡眠,還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特別是作者…

再見了,過去的我:本屋大賞得主、暖淚系作家小川糸滋潤心脾之作。

圖片來源:金石堂 不知道你可曾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看著那些離自己很遙遠的故事,但是卻在某個情境有著相同的感受,對於過去的追悔,以及未來的茫然,都是讓我們此刻躊躇不前的原因。 《再見了,過去的我》由三部短篇小說所串成,描寫的是離別亦是重逢,與過去告別不等於遺憾,就如同重逢也不見得就能從此幸福美滿。 三篇故事圍繞在情…

老少女養成日記:我很幸福,只是剛好單身

圖片來源:金石堂 許多人對於未婚的女性總有刻板印象,認為她們一定是眼光挑惕或是個性古怪,難怪找不到人結婚相伴。 其實這些想法都過於偏頗,也不尊重個人選擇,或許有些人抱定「不婚主義」,但也有些人只是尚未遇到合適的對象,所以暫時過著獨身的生活,其實不需要用自己的想法去看待別人,也無需替未婚的人感到孤獨或可憐。 演藝…

【兒童繪本】獅子就是獅子

圖片來源:金石堂 每當去動物園,我最想看到的動物即是「獅子」,雖然知道牠的本性兇猛,但心裡總是想著如果獅子是溫馴可愛的動物就太好了,尤其在網路上看過獅子與人溫馨擁抱的互動影片,雖然有其危險性,但也著實令人羨慕。 但野生動物畢竟不是寵物,近距離互動還是要提高戒備,就如同《獅子就是獅子》繪本裡講述一隻獅子偽裝成和善…

心理不舒服,身體就受苦:整理情緒亂流,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十二種智慧

圖片來源:金石堂 當我們都在強調關注自身情緒的同時,其實身體相對較少會被注意到,多半是身體出現不適才會前往就醫,或是習慣成自然而被忽略。 最常見的就是肩頸痠痛或肌肉緊繃,但因為不影響日常生活,所以我們與這些身體病痛和平共處,直到出現了更嚴重的身體問題,才不得不認真看待。 《心理不舒服,身體就受苦》這本書告訴我們…

為什麼網路越發達,青少年的自我評價卻更低?《過曝世代》

圖片來源:金石堂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似乎心靈特別脆弱?又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總是特別在意他人的看法?這些問題在過去並沒有令我們覺得嚴重影響生活及情緒,但為什麼在相對安全的年代,卻更卻乏自信心呢? 陳品皓心理師在《過曝世代》這本書中提到由於社群網路的崛起,確實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遭受到強大的威脅,因為人際關係並不…

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倦怠的5大解藥,從有毒工作中奪回你的人生

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讓人非常有共鳴,但其實內容談的是如何讓你擺脫倦怠,讓生活不再感到窒息或無力,並且重新找回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 我們可能就字面的意思把「不想上班」解讀為「不喜歡工作」,但作者表示其實倦怠也可能是我們為了追求成就感,或是完美主義使然,讓我們在工作上投入超過負荷的精力,所以當我們享受工作的…

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不當媽媽、太太、媳婦之空巢熟女好好愛自己

圖片來源:金石堂 當孩子年幼的時候,媽媽這個角色多半忙到焦頭爛額,但隨著孩子日益成長,媽媽反而逐漸失去了存在價值,過去不斷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孩子,如今卻成為整天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模樣,由此可知媽媽內心勢必要做好許多心理調適。 《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描述作者彭菊仙老師個人養育三個兒子的心路歷程,不只訴說住在男生…

【兒童繪本】氣噗噗的河豚

圖片來源:金石堂 當你感到怒氣升起時,你會選擇立刻宣洩,還是用其他的方式去轉化呢? 其實,我們會有各種不同的情緒,都是相當自然的一件事,只是「生氣」這件事,時常會波及到身旁的人,讓人感受到壓力,或是使得別人遭受池魚之殃,所以如何處理「生氣」的情緒是考驗智慧的時刻。 《氣噗噗的河豚》講述河豚生氣的時候總是會闖禍,讓周遭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