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小姐

@escapegirl5252

那天我爸跟大伯聊天,聊到大伯的孫女:170公分、吃得多、運動量大。
我爸居然說:「女生太大隻不好,以後會找不到男朋友。」我心裡三字經狂飆。該死的父權主義。
自己沒自信跟比你高的女性相處,就別把那種自卑投射到下一代身上。為什麼一個女生的身高,會變成她未來幸福與否的關鍵?到底是身高問題,還是男人太脆弱,無法接受一個比自己強壯或更有主見的女人?你那點小小的男性自尊心,不只讓你自己活得扭曲,還想讓孩子們也活得畏畏縮縮,好合理化自己的懦弱。我只希望這種觀念能早點過時、這一代人別活太久。

那天我爸跟大伯聊天,聊到大伯的孫女:170公分、吃得多、運動量大。
我爸居然說:「女生太大隻不好,以後會找不到男朋友。」我心裡三字經狂飆。該死的父權主義。
自己沒自信跟比你高的女性相處,就別把那種自卑投射到下一代身上。為什麼一個女生的身高,會變成她未來幸福與否的關鍵?到底是身高問題,還是男人太脆弱,無法接受一個比自己強壯或更有主見的女人?你那點小小的男性自尊心,不只讓你自己活得扭曲,還想讓孩子們也活得畏畏縮縮,好合理化自己的懦弱。我只希望這種觀念能早點過時、這一代人別活太久。

義大利爸爸的海鮮午餐

歐洲獨旅的尾聲,我回到了13年前曾當過交換學生的義大利城市,與年邁的寄宿家庭爸爸單獨共度一頓海邊午餐。雖然語言不通、相處有些尷尬,但他的熱情與真心讓我感受到一種不善言辭卻深刻的愛。這篇文章,是我對那份記憶的珍藏與告白。

在冰島,我與一位13年不見的朋友

旅行有時不為了風景,而是為了那個陪你走過人生片段的人。這篇是關於我與一位13年不見的朋友,在冰島的重逢與傾聽。

為什麼人在面對父母時的情緒這麼難駕馭?不管看了多少書、上了多少課、做了多少內在修復,只要他們一句話,心裡那坨岩漿還是會毫不留情地爆發。

為什麼人在面對父母時的情緒這麼難駕馭?不管看了多少書、上了多少課、做了多少內在修復,只要他們一句話,心裡那坨岩漿還是會毫不留情地爆發。

有問題的是不是我自己?

回台北的第三天,我的精神已經有點緊繃。人情味、禮貌、被迫回應——這些每天的小小衝擊,讓我想寫下來,梳理自己心裡的壓力。

母親跟我說她被父親賞了三個巴掌

媽媽發現爸爸在外面包養了一位小三,長達五年之久。憤怒的她爆發情緒,結果被父親賞了三個巴掌。這篇不是八點檔劇情,而是我家真實的日常——一場沉默、壓抑、與代代傳遞的情緒困境。

一代人在拼命蓋房子,另一代人開始問:「我想不想住在這裡?」

會開始動筆寫這篇,是因為這幾天我正在準備搬家——從待了九年的日本回到台灣。就在整理生活的空檔,我收到了我老爸爸的訊息。

先發,替補,候補中的候補

即將離開日本,也終於看懂了多年來那些看似熟悉卻始終無法親近的人。從兩場告別局的對話裡,我終於明白:我們不是磁場不合,是思維的差異,就像先發、替補、候補——我們根本不在同一場比賽裡。

沒有夢想

畢業後,我留在日本工作了五年。換了兩份看起來不錯的工作,也過上了所謂「穩定」的人生。我漸漸發現:我沒有夢想,也沒什麼野心。我只想為我愛的人努力,而不是為了什麼頭銜或目標。那些從小被灌輸的價值觀,到現在還在控制著我,讓我懷疑:我活著,是為了誰的期待?

照劇本走

從小到大,我的人生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學才藝、讀雙語學校、出國留學。他們努力打造一個「理想人生」。直到我16歲那年踏上異國,才第一次開始思考:如果這不是我要的劇本,那我能不能逃?這篇是我成為「逃跑小姐」的起點。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