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吓

@xiaoxia

她的电影史|宋佳:作者型演员的诞生|锵稿

一方面,她的许多角色都是时代的最大公约数,很难给观众留下太浓烈的印象;但另一方面,她又与国内的创作生态结合非常紧密,积累了庞大的角色资源,能够成为那个以肉身反映观念变迁的人。

性别视角看电影|《漂亮朋友》影評談|端

「同性」是趁手的權力書寫工具,而非權力之下的關懷對象——這種內在矛盾在我看來是致命的。當中存在著「隱喻殖民」的倫理責任,只要觀眾對權力結構的感知更敏感,就沒法被糊弄。

性别视角看电影|哪吒登顶、女性失踪与青年失权,中国电影的两极生态|青年志Youthology

我们今天虽然是从春节档开始说,但如果要谈大的电影生态,其实也不要太关注春节档。你刚刚说是不是有女性导演的影片进入春节档,我觉得这本身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女性观众和女性导演会成为改变中国电影生态核心力量,但这些导演的影片不在春节档以所谓的大片方式上映,而是在全年的不同时段,有大量女性导演拍摄的中…

性别视角看电影|男导演的父权批判,《涉海》做到了吗?|深焦DeepFocus

当男性对自我的否定走上终极化的道路时,也必将在存在主义迷思的外衣下达成对父权的拆解。父权压迫与人性的局限是人类共通的境遇,所以男性完全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批判父权。

性别视角看电影|戛纳与新男性的诞生|AnotherMan 中文版

所谓的「酷儿性」,不再是性少数题材的扁平标签或同义词,而是视听语言、情节结构与社会批判维度共同建构出的电影气质。它为银幕上的男性提供了新的坐标系 —— 从稳定的符号系统中解放出来,让角色回归复杂性本身,进入一种可流动、可感知、可被质疑的开放状态。

她的电影史|2024年中国女性电影新气象|《环球银幕》

在性别思潮深入个体日常的今天,女性题材的出现重新激活了电影逐渐式微的公共性,让电影再次成为承托社会讨论的重要载体。

她的电影史|《黑箱日记》平遥放映现场:跨越语言的创伤共鸣|她们的武术俱乐部Kongfu Girls

记录一则。

女性电影评论|《鸟》:酷儿生态主义抒情寓言|《环球银幕》

一则短评。

银幕上的女性情欲|那日的酒不足以让TA动情|beU Official

「暖情香」同时又是一种虚构,虚构着安陵容自己对皇帝的情欲。或许是调香的手法过于熟练,她忘记了自己曾很排斥皇帝的身体;又或许是吃人的后宫实在可怖,她忽略了其实更需要被「暖情香」催情是她自己。

银幕上的女性情欲|三人行|beU Official

它的核心在于每个人都处于「探索中」。或许,只有当关系与自我的迭代同步时,才能具备与主流模式相对的自律性和超越性,这才是「爱情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

银幕上的女性情欲|女性堕胎时|beU Official

这种难以名状的感受,就是弥散性的精神困境外显。至此,她面临的既是堕胎的不易,也更是解除异常状态的艰难。*Trigger Warning:本篇文章涉及堕胎与性暴力相关描述

她的电影史|电影中的娼妓:她们的身体、命运与反抗|青年志Youthology

电影该如何呈现女性性工作者?英国学者埃米娅·斯里尼瓦桑在《性权利:21世纪的女性主义》中提到,我们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将性分为自愿的(无问题的)和非自愿的(有问题的),而是将它从扭曲的压迫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也跟随着自由主义的追问与要求:如果我的欲望必须被规训,那么谁来规训?如果我的欲望拒绝被规训,那么我会经历什么?

女性电影评论|《还有明天》的五个伏笔|NOWNESS现在

原文于2025年3月发表于「NOWNESS现在」,标题《影院里昨天的、今天的女性,还有我们的明天》。编辑:刑之慧、dmc。微信公众号阅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ydXaxPDg83pjOiSKje7z 01 海报 有多少人在电影院里全程提着一颗心,希望结局千万不要是迪丽娅跟汽修工私奔? 在映后谈中,导演提到,关于结局,片中早就埋下很多伏笔。仔细搜寻,原来,街头的海报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让我们回到影…

女性电影评论|《还有明天》:自觉瓦解并自我行动的电影|端

导演找准了在历史语境下处理当代议题的音调,将被压迫女性个体觉醒与反抗的“瞬间”作为展开的重点,动态地让女性受困的现实性和女性解放的超越性同时存在,以持续的矛盾感唤起观众的深思,既还原了历史,也关联着当下。

女性电影评论|《出走的决心》:何谓「真正的」女性主义作品|端

在一轮又一轮「xx不是女性主义电影,xx才是女性主义电影」争论中,我们看到了属于饭圈等级文化排除异己的弊病与父权制的分裂陷阱,但也能看到生活在这个纷杂时代的女性,真实思考着、迷茫着、观看着、回应着、生活着的痕迹。

女性导演采访|《逃离性勒索》Patricia Franquesa|我们纪录WOMEN DOCU

在中国,我遇到了一位瑞士的电影制作人,TA看了这部影片后告诉我:“看到你拒绝成为受害者,并选择了积极和有攻击性的态度,非常鼓舞人心。”所以我想感谢我作为创作者的一面,恰好也是我的职业,让我不会顺从于黑客想要我扮演的受害者角色。我想是创作拯救了我,并帮助我从中找到了摆脱这种暴力的方式。

她的电影史|宝拉·科特莱西的昨天与今天,《还有明天》的之前与之后|青年志Youthology

是什么让她成为了今天的宝拉·科特莱西?她为什么能将女性电影拍得又叫好又叫座?在拍下这部《还有明天》之后,改变又如何在发生?

她的电影史|#MeToo 改变世界|《环球银幕》

女性导演的成功常被看作一场集体性的胜利,然而这背后仍有大量未被看见的女性经验与表达被边缘化。奖项不只是荣耀的归属,更是文化秩序的再生产。在女性导演、女性创作和新的女性形象被看见的同时,我们也应持续追问:是谁设定了被看见的规则?

她的电影史|当我们谈论“女性电影”时,究竟在谈论什么?|《环球银幕》

美学电影史的个别杰出论或是天才伟人说,几乎是父权制下历史叙述的最大弊病。所以我们既要提及这些重要的女性导演,也要去看见广泛的女性观众是如何与银幕上的女性形象相遇且互相影响的。

女性电影评论|《热辣滚烫》:以自己为方法的贾玲又“赢”了|东西文娱

贾玲完成了一部电影,同时也生长出了一项方法,一个行为,一种思维,一份纯粹,当然也足以在某一个时刻撼动标准。至少,她已经造成了标准的“错乱”,搅动了这滩大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