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閱讀成了悖論:Rachel Cusk《Parade》

Jying Chang
·
·
IPFS
·
生活有時就是荒誕的遊行,我們都把自己活成了怪誕的遊行者,扮演著某種凝視下的角色,但實質指向虛無。

閱讀 Rachel Cusk 是一場極為特別的經驗。
Cusk 的書寫完全打破傳統小說敘事框架,刻意淡化(甚至沒有)角色連結與情節,以片段單元構成全書。彷彿是同個場地的獨立展廳,各自上演敘事,然後在最終章〈 The Spy 〉進入作者個人風格強烈的哲思高潮,完成巡禮。

我認為用這種方式書寫是高明但危險的,事實上這本書評價也很兩極。我們太習慣尋找意義、連貫的敘事性、真實的高光,所有讀者可能在小說中期待的東西,《Parade》全部都沒有。但我站在光譜上喜歡的那邊,因為看完明白了其實書名說明了一切,這是作者高明之處。


我們在各自的敘事裡觀看他者、同時被觀看,如同閒晃過遊行的觀者。我們都在自己的生活、創作與困境中,看待他者也漫不經心,我們用惱人的話語與空洞社交閒聊填塞彼此,就連藝術也必須捫心自問真實的界線,在裂解化與液態化的現代,我們所觀賞的藝術是否存在實質意義,還是一切都可以成為空洞的詮釋,包含靈光、包含苦痛、包含狂喜與包含人生。


真實從未被闡釋,但是在當代,它還有需要被闡釋的空間嗎?
後真相時代不論是在社會學意、哲學抑或藝術表現上,我們不都耽溺於慶典遊行似的觀看,任由世界流過眼前,我們卻可以不眨眼。


所以流動式的敘事與篇章,看似裂解,但這正是考驗讀者逼視沒有真實的「真實」。我們的形塑、凝視與再定義,不都已經被自己輕慢?刻意抽離、冷酷,Cusk逼問讀者,以文學作為藝術形式,我們期待的敘事交織出的真實不是反諷的映射出當代社會的虛偽?事實上,我在這裡用後設的角度去詮釋意義本身,本身就是反諷。


"They‘re just making a copy to take away with them, and somewhere in that process they turn what is meant to be eternal into something disposable."

實驗性的斷裂書寫、精心製造的混亂不安、刻意捏塑的無凝聚、對讀者的無休止試探。小說變形,不斷逃逸邏輯與意義。在看似執著於自身的無意義背後,小說成為荒誕不經的當代預言,冷漠又精闢的描繪現代斷裂的人性凝視。生活有時就是荒誕的遊行,我們都把自己活成了怪誕的遊行者,扮演著某種凝視下的角色,但實質指向虛無。


《Parade》像一場達達主義的玩笑,只是帶著諷刺的冷笑。讀者在展廳裡撲朔迷離的尋找可辨識的意義,一切卻看似偶然隨機,於是終於意識到一切都是表演,如同我們的生活,語言的共享性意味著滿地詮釋任挑任選,世界可以在我們眼前展開,讓我們也扁平化自己與他者,所有的語言與表演都可以輕易地像挑菜隨手丟棄。


一直讀到最後,才漸漸明白渴望在書中尋找適切的詮釋去理解這些裂解、不真實感與逃避,本身即諭示了不可能。遊行是表演,表演是觀看,人與人之間的異化,人與當代藝術的詮釋之間,存在的即是理解的困境。


"In the shared economy of language, everything had to be explained; every statement, even the most simple, was a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作者透過角色傳達拒絕將作品與個人綁定,將作品視為共同經驗與歷史的產物,在創作上完全隱匿自我;去個人化的決定反轉了藝術必須是自我揭露的浪漫主義神話。藝術家的隱形並非以退場的姿態,而更像是策略性的消融,讓作品獨立成為觀眾與世界之間的載體,不再受創作者的輪廓框限。

藝術不應只是個人印記,而是一種被觀看、被體驗、被再詮釋的過程;真正的敘事主體消失了,留下的是被傳唱的經驗本身。這樣的匿名性,也呼應 Cusk 的敘事實驗:沒有明確角色建構、沒有心理描寫、沒有背景動機,只容許作品本身的存在,而反過來說,所有的觀看必定最終都是關於觀看與經驗自我。


Cusk 選擇用去敘事、去感知,讓小說斷裂而生,意圖讓讀者體驗單純的閱讀而非找尋敘事,流動性地展演疏離悖論,讓讀者的閱讀本身也經驗一場悖論。每個角色遊行經過我們眼前,最終我們也看到自己成為遊行的一體。


而我突然想到,身為讀者也是觀者,在本質上,即意味著疏離。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ying Chang在貓毛中閱讀 閱讀心得和偶爾個人書寫 文學|社會學|哲學|人類學 IG : jc_purrreads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老人浪漫:落日飛車《QUIT QUIETLY》

個人書寫
15 篇作品
讀書心得
31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