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视角下的中国史 · 卷四 | 三国:架构师嘴炮大会

jaded.chen
·
·
IPFS
三国不是历史,是一场彻底失控的开源项目。秦朝删库重写死了,汉朝补丁叠到炸了,结果核心仓库被扔,Fork满天飞:曹操拼性能,孙权搞生态,刘备打情怀,诸葛亮嘴炮开挂,赤壁成史上最惨线上事故。群里全是“先合再说”“Bug等下修”,结果谁也没写代码,撕逼撕到人命。最后,晋朝强制Merge,冲突没解决,直接埋下更大的灾难。两千年前的嘴炮会,让今天的程序员看完心梗:这不是三国,这是我的GitHub。

如果你觉得秦朝删库惨,汉朝补丁累,那你没见过三国。那不是历史,那是全网最大开源撕逼现场,Fork乱飞,PR互怼,合并冲突比Bug还多,嘴炮大战打到凌晨,最后直接干人命,搞成一场史诗级“版本管理事故”。

你看东汉挂掉的时候,系统已经崩到没救,补丁叠补丁,死锁一大片,线程乱跑,黄巾军是最嚣张的用户吐槽团,一边砸键盘一边喊口号:“我们要体验!”。管理层还在画饼:“新纪元,新时代!”你是不是熟?今天多少公司开会不也是这样?

等系统挂完,核心仓库没人管,分支乱飞。

三国怎么来的?很简单,野生开发组直接Fork,各搞各的。刘备拉个分支,曹操拉个分支,孙权也不甘落后。整个中国,瞬间变成全球最大GitHub,分支管理失控,PR没人审,CI/CD直接停摆。

更绝的是,这帮项目经理各有骚操作。

曹操,典型的性能狂魔,什么都讲效率。他进组第一件事,直接合并北方一堆烂仓库,并州、西凉全搞定,靠并购拿资源,一口气把硬件整合到手,CPU内存全到自己机房。他信啥?信人才=算力,谁性能高谁有优先级。他口头禅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翻译一下:“分支冲突我可以强推,但我的PR绝不能被拒。”

孙权是另一种,他懂用户生态,活脱脱一个社区运营大神。东吴一片水网,他搞的不是算法,而是用户体验,招一堆水军(字面意义)护航,天天喊:“兄弟们,文档友好、接口好调,加入我们!”

刘备?情怀牌PM,嘴皮子天下第一,三顾茅庐,你以为是尊重人才?屁,那是招架构师的终极手段。他把诸葛亮忽悠进组,群里第一句话就是:“亮哥,帮我review下核心逻辑,Bug有点多……”

诸葛亮什么人?架构嘴炮王,技术栈全懂,提PR评语长得能写成《出师表》。他永远是那种在群里打:“这个设计我不反对,但从系统架构的长远可维护性来看,我们可以优化一下。”结果呢?一优化,排期三年。


如果你能穿越Slack看#三国开源群,截图能火微博十万赞:

曹操:“模块拆分必须执行,谁再搞单体架构,我杀他全家!”

孙权:“兄弟们,前端要不要微服务?不搞我们招不到开发啊!”

刘备:“兄弟们冷静,先讨论文化,不要急着上新技术。”

诸葛亮:“文化重要,但技术债不能再滚,建议立刻开性能调优会。”

张飞直接一行:“调你妈个屁,先上线!”

关羽在角落默默甩个截图:“日志报错了,你们看着办。”

这是不是熟?这就是今天的大厂群,唯一差别是他们手里拿的是真刀。


然后Bug来了,叫董卓。东汉系统崩的时候,董卓相当于劫持核心仓库的黑客,拿到root权限,天天乱改配置,CPU资源全给自己分配,群里一堆人骂:“董卓这狗东西,合并了一堆垃圾代码!”结果他自己挂了,留下更大的冲突。

曹操顺势站出来:“兄弟们,核心仓库我接管,分支全合回来!”你是不是觉得像开源大佬接盘?没错,曹操干的事就是疯狂并购,疯狂整合,搞到北方性能拉满,服务器稳定,吞吐量爆炸。

问题是,合并策略太粗暴,接口兼容全靠暴力,代码审查?不存在,能跑就行,出了问题?甩锅,甚至删人。

孙权在南方玩生态,搞文档,搞用户群,甚至开始搞培训班(孙氏集团“东吴开发学院”),口号是“让天下程序员都有饭吃”,听着是不是像开源大会?

刘备这边最惨,服务器没几台,靠哭拉人,群里天天发鸡汤:“我们不比别人差,只要心在一起,代码就有温度。”

诸葛亮上线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画架构图,写方案,拉性能指标表。他最擅长的技能,不是写代码,而是写文案和开会。他的会议记录能出书,叫《隆中对》。读完你以为看了AWS白皮书。


赤壁是啥?最惨的Bug Fix事故。曹操版本扩展太快,硬件资源看似无敌,结果南方兼容性一塌糊涂,接口调度全靠玄学,最后一场线上演练(赤壁之战),直接翻车,性能炸裂,主干断裂,代码回滚不及,曹操在群里甩锅:“环境问题!天气原因!”熟不熟?今天线上出事第一句话:“锅在运维。”

这之后,三国彻底成了三大分支,各搞各的。代码越来越分裂,技术债越滚越大,会议越开越多,嘴炮越吵越狠。

群里对话能气死人:

孙权:“接口要兼容啊兄弟,不然开发体验太差。”

曹操:“体验?性能才是王道,你们那边水军再多,算力不够白搭。”

刘备:“大家别吵,我们要有文化,用户才会留存。”

诸葛亮:“文化和技术都要抓,建议立刻上线统一协议。”

最后群静了三秒,张飞发了一句:“能不能先把Bug修了?”

没人理他,Bug堆到天上,连评论区都滚不过去。


到了末期,系统烂到合并都没人敢提,你动一行,全系统崩。各家都累了,用户也烦了,大家私下聊一句:“要不找个接盘侠?”

于是晋朝来了,干的事比你想象更狠:强制Merge,直接暴力合分支,管你冲突多少,全压上去。结果呢?代码看着合了,底层逻辑乱成一锅浆糊,后面挂得更惨,开下一季《南北朝:迭代地狱》。

这是不是像今天企业?

上任拍脑袋重写,死。

下一任苟着,补丁堆屎山,累死。

再下一任喊“平台化、统一大一统”,强Merge,崩。

循环往复,两千年,Bug列表没少一条。

所以三国告诉我们的真理只有一句:

技术问题从来不是最难的,嘴炮才是杀死项目的第一凶手。


下一卷?

南北朝,那不是开发,那是纯Bug农场,活生生的人类分布式死锁现场。

准备好了吗?

《码农视角下的中国史 · 卷五 | 南北朝:版本碎片化的地狱》,等我开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aded.chen大概率每天更新,除非那天生活太吵,我没听见我自己的声音。写字、编程、带娃交替进行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那滴水珠未落下

书后感|写给自己的

锦帷阴冷,明室艳毒:阉宦与青楼的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