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
最近的睡眠品質時好時壞。
我原本很在意自己有沒有睡好,因此會刻意做些安排——睡前不吃零食(這點已經完全能做到)、一天只喝一杯咖啡(常常破功)、提早一小時準備睡覺、提早做完家事……。
但結果卻是,想得太多,反而讓自己被那些念頭纏繞,更難入睡。想來,也許是作繭自縛了。
於是我改變方式,讓自己「隨緣而睡」吧。
我只保留固定上床的時間,至於能否快速入睡,就交給當下。
與妻子同床多年,我們卻始終保有各自的入睡節奏。
她習慣看著手機上的內容,慢慢進入夢鄉;而我,則是洗完澡,裝好房裡的保溫水壺,開一點窗縫讓空氣流通,確認客廳和廚房的燈都關好了,這才慢慢上床。
通常我會再開著平板看一點 YT,讓思緒漸漸靜下來。
這時妻子多半已睡著。可在我回到床上的那一刻,她彷彿仍能感覺到,會輕輕地靠近我,相擁而眠。
即便在半夢半醒間,她的身體仍本能地尋找著熟悉的溫度。
有幾次我仍沒有睡意,就坐在床邊看著平板。
餘光望向她的睡臉——從一開始略帶緊張,到後來完全放鬆——那瞬間,我感覺到一種安定的幸福。
彷彿這一生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換得這樣的一個當下。
「反正睡不著」,我索性看著妻子的睡相,讓思緒回到過往。
從交往到結婚、到孩子出生——那些夜晚、那些笑聲。
有好長一段時間,孩子都睡在我們房裡。
尤其是小兒子還小的時候,總愛黏著妻子,還一本正經地宣示:「媽媽是我的!」
那股認真勁兒,常常讓我又好氣又好笑。
想到這裡,我打開 Google 相簿,看見多年前小兒子兩三歲時的照片。
那時我常騎著腳踏車,讓他坐在前座的兒童座椅上,背包裡放著兩瓶飲料,一路騎往河堤,直到溪畔濕地。
我們透過望遠鏡觀察那些過境的野鳥,看牠們跳躍、鳴叫、嬉戲。
那是我和兒子共同的甜蜜時光。如今他已經國三,卻仍記得那段日子。
想著想著,睡意慢慢湧上來。
我好像又回到記憶裡的自己——那個騎著腳踏車、迎著風的夜晚。
醒來時,倒也不確定自己睡得好不好。
但也無妨。
有這些甜蜜記憶相伴,一切都值得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