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八月~書後感 曾經記憶中的你並不是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發現——一天之中,你最常對話的對象,其實是自己。
我們經常與自己交談,卻並不總是察覺:那個陪伴你最久的人,就是你自己。
因為習以為常,所以很容易忽略。尤其是這個自己,特別懂得配合你的念頭,不斷轉變、幻化,讓你誤以為自己是在跟別人對話。
而那個「別人」,很可能只是你記憶中的某個角色——也許是父親、母親、前男(女)友,或是其他重要的人;甚至是你童年時的自己。你以為是在和這些人對話,還真心信以為真,把當時的情境與感受全都拉回到眼前。
就像有一天,你突然想起年少時母親的嚴厲,那些不平等的對待與情緒勒索,彷彿她真實的模樣就是如此。於是,心底的酸楚一股腦地湧上來。但事實上,母親早已兩鬢斑白,坐在老家的沙發上,電視聲伴著她的瞌睡聲,安靜地隨著時間流逝。
又或者,你記起那個劈腿的前男友——他在分手前的背叛讓你痛不欲生,你甚至發誓此生老死不相往來。可多年後,某個夜裡,你為孩子泡奶時忽然想起了他,連當年的心痛與眼淚都回來了,甚至還幫他「加碼」了更多渣男罪行。你真心以為,那就是他。可事實上,他早已變成一個頂著啤酒肚、半禿頭的中年大叔,正窩在自家客廳裡,抱著啤酒傻笑。當然,你可能也沒意識到,在那些愛恨糾葛裡,你早已不是當年那位涉世未深、體態輕盈的少女了。
那麼,你記憶裡的人,是他們嗎?還是只是你?
閱讀自己生命之書的時候,我們可以盡情投入書中的每一個角色——但也要記得,在換下角色戲服時,同時放下那份心境與情感。那些曾經的角色:父親的大兒子、母親的長女、某人的情人、某主管的下屬……脫掉戲服,也要脫掉那段劇情,不讓自己入戲太深,忘了回到真實的自己。
而那個真實的自己,可能是在廚房為家人做飯的你,可能是閒坐著欣賞桌上一盆花的你,可能是專心品味一杯咖啡的你。
回到真實,放下心上的重擔——這,也許就是此生最重要的學習。
回到真實,放下心上的重擔——這,也許就是此生最重要的學習。
因為唯有在真實裡,我們才能遇見那個最安靜、最自由、也最完整的自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