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哀悼長出羽毛:Max Porter《Grief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Jying Chang
·
·
IPFS
·
哀悼長出羽毛,振翅。時而降落,時而飛遠,但它不會離開。

"Moving on, as a concept, is for stupid people, because any sensible person knows grief is a long-term project."

哀悼長出羽毛,振翅。時而降落,時而飛遠,但它不會離開。
《Grief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讀起來很像戲劇。三部聲的互相交錯,彼此在自己的敘事中,鰥夫父親、失怙兄弟,與一隻聒噪無禮的烏鴉。

父親語言崩塌的混亂與斷裂,孩童童顏童語的天真與殘酷,烏鴉出言不遜的噪音與安慰。彼此交織但大量留白,舞台劇般上演非線性敘事,甚至連留白沉默都會成為語言。這樣的體驗恰恰反映了哀悼,令人無法逃離,也無法單用語言描繪。

烏鴉從遙遠世紀而來,帶著神話的身段但是卻毫無神聖的姿態,牠粗鄙、聒噪、牙尖嘴利、毫無邏輯且不可預測,但牠同樣也有柔軟的時候,骯髒的羽毛雖然惱人,但也同時張開羽翼保護家人。

Porter 致敬 Ted Hughes 的詩集《Crow》,延伸烏鴉的形象。Hughes 筆下的烏鴉是混沌之力的象徵,神話般的存在,非道德、非人類情感的化身,誕生於語言之前並且與暴力共生,與創世並存。Porter的烏鴉保留 Hughe 的荒誕與野性,但轉化為哀悼的具象化,潛入人類的語言、糾纏哀悼與回憶的存在;牠棲息在悲傷的裂縫裡,既諷刺又安慰失去妻子的丈夫與兩兄弟。

烏鴉是哀悼的化身。他沒有邏輯、喧囂不已,看似活生生的噩夢但是我們卻都必須學會與它共存。如果我們撐得過去一波波的攻擊,它也會讓我們更堅強,給予我們機會學習溫柔對待彼此,耐心面對傷痛。烏鴉來到屋簷下,暫時棲息於此。


哀悼是條沒有出口的道路,但是若它能夠說話,哪怕只是咕噥、跳行、撕裂的詩,哪怕充滿漆黑雜亂與令人腦怒的羽毛,我們試著安放它,讓它存在在這裡。它混亂、充滿惡臭、令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如果我們願意學習與之相處,或許就會看見死亡陰影背後同時隱喻著向生的溫柔。

哀悼能不能被言說?
我們總認為哀悼是沉靜的,但《Grief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反而以聲音建構了哀悼,語言碎片、孩童的胡言亂語、烏鴉的無意義噪音與辱罵。哀悼本身就是一種聲音,是生活崩塌之時,唯一仍會發出的聲音。


烏鴉終究會飛走,有一天門窗會打開,送它遠行。
我們則是會抱著歉疚、懊悔,或祝福,不論如何,這邁向死亡的生命工程,有人總是比我們先走一步,而我們能做的,在所有生命之中,都只是決定我們要怎麼扛著記憶,走穩接下來的每一步。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ying Chang在貓毛中閱讀 閱讀心得和偶爾個人書寫 文學|社會學|哲學|人類學 IG : the glass-skinned betwee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這充滿地雷的城市裡:Raphael Bob-Waksberg 《誰會愛上你受的傷》​

讀書心得
27 篇作品

讓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