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人案|袁嘉蔚出獄 案情求情回顧 料徐子見亦將於今年內出獄

香港紀事
·
·
IPFS
·
尚在服刑的被告中,有 12 人預計將於 2030 年或之後才出獄。

(原文刊載於法庭線)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共 45 人「串謀顛覆」罪成被判監。選擇認罪、被判囚 4 年 3 個月的袁嘉蔚,周二(19 日)在羅湖懲教所出獄。袁因另案 2020 年六四晚會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被判囚 4 個月,總刑期較長,故延至現時出獄。
在 2020 年舉行的民主派初選,袁嘉蔚參選港島區,以第二名出線。控方引用她曾簽〈墨落無悔〉聲明、出席抗爭派記者會等,指控她支持顛覆謀劃。
袁為前南區田灣區議員,代表大狀求情指她在獄中結婚,望盡早出獄與丈夫共度時光、建立家庭,形容她正處於更生的路上。連同袁嘉蔚,至今已有 12 名被告出獄,按刑期推算年內尚有徐子見將會出獄(見內文圖)。據悉袁已回家,與親友團聚。
47 人案專頁:他們為何面對這樣的判刑?
約 5 時 37 分,兩車駛出懲教所,均拉上窗簾,司機後方亦掛上黑布。(攝:CTH)
約 5 時 37 分,兩車駛出懲教所,均拉上窗簾,司機後方亦掛上黑布。(攝:CTH)

袁嘉蔚為第四批出獄被告

袁嘉蔚被起訴時 27 歲,現時 31 歲。她是本案第四批出獄的被告,自 2021 年 2 月被起訴後一直還押,其後選擇認罪,被裁定屬於「積極參加」,以判囚 7 年為量刑起點,經認罪、可能誤信初選合法等減刑,最後被判囚 4 年 3 個月。

她另涉參與 2020 年六四晚會未經批准集結案,被判囚 4 個月,初選案的 3 名高院法官指與案無關,未有因此減刑。

兩車清晨駛出監獄

周二羅湖懲教所外下雨,有數名記者在場等候。在場警力約 10 人,與最近兩次被告出獄時安排相若。

清晨約 4 時半至 5 時,監獄外先後有兩輛車駛入,兩車車牌與曾接載過岑子杰和馮達浚的一致,並至約 5 時 37 分駛出。車廂同樣拉上窗簾、掛黑布,記者只能在遠處記者區拍攝,在車廂遮蔽下亦未能拍到車內狀況。兩車駛出後,在場警員稱袁嘉蔚已離開。

嘉蔚早上發帖報平安
手捧馮達浚贈花道謝

早上近 9 時半,袁嘉蔚在其 IG 發帖報平安,稱「辛苦晒大家喇」、「瞓覺先~ 給更生人士一個機會,要唞了」,並表示多謝同案被告馮達浚所送的花。馮則以 Story 回應,「大佬你玩完 IG 未,肯瞓未?」

同案出獄被告王百羽,亦轉發袁嘉蔚的帖文,並標註馮達浚稱「congratulations(恭喜)」。

案件早前在求情階段,代表袁嘉蔚的資深大祁志提及,袁獄中成婚對象為同案被告,不過未提及姓名及身分。傳媒今早曾在馮達浚樓下守候,不過撲空。

案情:簽〈墨落無悔〉
出席「抗爭派」記招

案發時,袁嘉蔚是南區田灣區議員,她參選港島初選獲 19,844 票,排名第二出線。她曾簽署〈墨落無悔〉、出席「抗爭派」記者會;亦有報名參選立法會正選,最終被 DQ。

案情指,袁在初選論壇上表現出對謀劃的堅定支持,並遊說要在「街頭戰線」、「議會戰線」及「國際戰線」反抗,承諾會堅定不移「向極權抗爭」及「光復立法會」。其選舉單張、街頭發言則提及「反對國安法惡法」、「追究警暴」、「必定堅定抗爭,絕不退讓」,倡「政治不再是妥協的藝術,全面抗爭的路線」 等。

初選組織者、控方證人區諾軒作供時,確認曾經為袁嘉蔚助選,被法官問及是否支持其抗爭意念。區否認,稱當時答應為所有港島參選人助選,「我無話特別支持邊個理念」。

狀求情:年輕的理想主義者
獄中已成婚

代表袁嘉蔚的資深大狀祁志求情時指,袁是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在城大畢業,一生待人友善,當選田灣區議員後服務社區。

祁志亦提及,袁在獄中結婚,有意出獄後與丈夫共度時光、建立家庭,望法庭量刑時能夠顧及她正處於更生的路上。

至今 12 人出獄 年內料尚有 1 人

本案 45 人罪成,連同袁嘉蔚至今共 12 人出獄。《法庭線》整理餘下在囚被告預計刑滿獲釋時間,料 2025 年內仍有徐子見將出獄。尚在服刑的被告中,有 12 人預計將於 2030 年或之後才出獄。而黃之鋒、林卓廷涉另案原審或上訴未審結,出獄日子或有變數。

第一批出獄 4 人為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范國威,在 2025 年 4 月 29 日出獄。他們在凌晨乘坐拉上黑簾的私家車低調離開(詳見另稿)。當天有傳媒拍攝到范國威回家情況。

目前僅毛孟靜有公開露面、重用其社交媒體帳戶。她出獄後曾發帖文,形容入獄是「超現實」,又稱多得社交安排,令她不致孤獨與無聊,亦完成了閱讀超過 300 本書,亦繼續學習法文,「我記掛仍在獄中的同案被告」。(詳見另稿)毛早前離港探望家人。

第二批出獄的 4 名被告岑子杰、王百羽、譚凱邦、李嘉達,在 2025 年 5 月 30 日出獄。他們出獄方式與之前一致。傳媒拍到李嘉達、岑子杰回家的畫面,二人獨自上樓。李嘉達身型清瘦不少,回家時戴上口罩,對記者提問答「辛苦晒」。(詳見另稿

岑子杰下車時面露笑容,向記者稱「等我陪一陪我啲屋企人」,約 3 小時後再出門,在樓下受訪,稱暫時無意離港,繫獄時感受到牆外的溫暖。他隨後往曾當選區議員的選區瀝源,見街坊及與社民連成員飲茶。(詳見另稿

王百羽則在出獄後在 Facebook 上載近照,他身型健壯、清減不少。早前 47 人案上訴聆訊,岑、王皆曾到庭旁聽。

第三批出獄的 3 名被告吳敏兒、馮達浚、劉澤鋒,在 2025 年 7 月 28 日以相同方式出獄。傳媒拍到劉澤鋒、馮達浚回家的畫面。劉在住所大廈外的路邊下車,拿着「包頭」步行回大門廈,他穿長袖衫及長褲,向記者稱「唔該晒,Bye bye。」

馮則在屋苑大閘內下車,直接進入大廈,記者隔閘大聲問他感受,馮未有回應;當天馮在社交媒體發布其家貓的照片,稱「感謝每一位幫過我嘅人」,及引其支持的球隊利物蒲之格言「You’ll never walk alone」。據悉吳敏兒亦已出獄,回到家中。

案件圍繞 2020 年民主派初選

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案情圍繞 2020 年 7 月民主派就立法會換屆選舉所籌辦的一場初選。

控方指,案件始於戴耀廷在 2019 年區議會換屆選舉之後,在《蘋果日報》發表〈立會奪半 走向真普選重要一步〉,回應區選「超高投票率」,稱一旦立會過半,可運用財政權迫使特區政權考慮公民的真正需要,及動用《特權法》成立具有傳召權力的專責委員會。

時值反修例運動,2019 年的區議會選舉錄約 294 萬人投票,投票率約 71.2%,創下最高紀錄,而民主派共取得其中 389 席,在 17 區區議會掌握過半議席。

據控方證人區諾軒供稱,戴耀廷曾在 2020 年 1 月,相約他和其他民主派人士,討論區選民主派大勝,「要諗點樣再下一城,喺立法會點樣贏取民主派更多嘅議席」,亦「要去諗點樣爭取五大訴求」,以及要思考設立「公民參與機制」。

55 人被捕、47 人起訴
大部分不准保釋

案情指,戴耀廷其後協調民主派相繼在各區召開協調會議及初選論壇等。期間,公民黨辦記者會,聲稱若時任特首林鄭月娥不回應「五大訴求」,日後每一個法案等都會否決;鄒家成、梁晃維、張可森則發布〈墨落無悔〉聲明,質疑戴耀廷宣布參選人毋須簽署文件的做法。

初選最終在 2020 年 7 月一連兩日進行,總投票人次逾 61 萬。在此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在港實施《國安法》,時任政制局長曾國衞亦稱初選涉違法。在投票日之後,中聯辦指稱初選涉顛覆國家政權,部分經初選勝出出線的參選人,被選舉主任質疑立場,當中 9 人其後被 DQ。

同年 7 月底,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宣布選舉因新冠疫情押後至 2021 年的 9 月,指有關決定獲中央支持。2021 年 1 月 6 日,警方國安處拘捕 55 名與初選相關人士。同年 2 月 28 日,當中 47 人被預約拘捕,其後被起訴,大部分人一直不獲准保釋。

除了劉偉聰、李予信獲裁無罪,餘下 45 名被告罪成,當中 31 人選擇認罪,14 人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他們被 3 名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陳仲衡判監 4 年 2 個月至 10 年。

上訴庭在 2025 年 7 月中一連四天處理罪成的 12 人,就定罪及或刑罰提出上訴,以及律政司就劉偉聰無罪裁決提上訴的聆訊,法官指將在 9 個月內,即不遲於 2026 年 4 月中頒布判決。


法庭線官網
法庭線Facebook
法庭線Youtube
法庭線Instagram
法庭線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时事・趋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香港紀事轉載各平台書寫香港紀事的文章及報導,包括社會時事、社區故事、文化歷史等。目前轉載平台包括「集誌社」和「法庭線」,並已獲授權,名單將繼續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古洞收地|村民塗鴉告別:「80 年感情,完!」 街坊控訴政府要求三日內離場

黎智英52日作供庭審筆記 談身分認同、是否政治犯 法庭上的一場角力

黑雨後|阿棍屋暴雨救狗記 水深及膝 退無可退 一條毛巾安撫受驚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