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低潮時的自我對話(ㄧ)妳願意寫下來嗎?
「活到哪裡,寫到哪裡」 — 郭強生老師
如果不是兩年前,我看了老師的這本《何不認真來悲傷》;又或者我從來沒有到過兩廳院看戲,更直接一點的說:如果我是個不愛持續閱讀與寫作的人,我想我完全不會link來到Matters自由寫這個地方參加《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的活動,並且有幸參加講座,在今天可以親眼看見、親耳聽見那麼多生命的聲音,我想肯定是因為我們靈魂深處的那個自己太想把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搞清楚、弄個明白,一切都剛剛好的緣分,來到了這樣的場合而相遇而分享。
—
在步出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後,我一路散步走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老師在《何不認真來悲傷》的春餘標題寫著「今生一場聚散已足夠」。雖然我們大家短短兩小時的齊聚一堂,但再也不會再見面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只是我自己很明白,未來當我遇上低潮的時候,不論是生活或寫作,我肯定會想起這兩個小時的一切。那樣透明的自己,在我們彼此之間互相穿透感受著因為熱愛寫作而能走到這裡,這樣的感覺是否太浪漫的真實。重要的是,我可以親口感謝老師,當年他的這本書徹底的接住當時的我,這是當年的我完全沒想到的此刻,卻也是我活出自己的夢想,透過一連串組合而來的此刻。過往的那些低潮,如今看來都成了必然、必要與必須感恩。
—
我也很喜歡Matters潔平站長提到的「本來面目」,這四個字也是串起我跟聖嚴師父的緣份,也是這幾年我不斷的透過學習與沉澱,努力接近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我好像改變了,但更正確來講,我只是把該有的本來面目,真實的活了出來。
所以我有時也會對於此刻的自己提問,現在大家都習慣使用手機溝通,發臉書跟IG,然後卻無法好好面對面說話,更別提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你可以面對自己的低潮然後把它寫出來然後好好講出來,讓別人陪伴、或自己溫柔的接住自己嗎?還是只是一昧的透過食指不斷地滑動,就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低潮消弭了?
最近打開新聞,都有很多讓我不可置信的事情,更別提很多因為情緒管理失恆造成的遺憾,是不是這個世界快到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而必須看著彼此然後再來做自己,完全沒有先把自己擺第一順位、好好的沉澱與聽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那樣快而決的結果,真的是我們自己要的嗎?
—
✍️關於〈從記憶出發的書寫課:寫作如何整理、回望與療癒人生〉講座的婷文筆記分享✨
✨寫作不分年齡,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從素人開始
✨寫作只是過程不是結果、不是你要得獎才要寫作;寫作的目的是持續下去,並且越早開始越好。
✨寫散文的意義,在於我對我的人生是否可以提煉出我這個人的人生智慧,透過我的有話要說,讓讀者可以用他的思維與你交流,像是朋友般真實的對話,如此而已。
✨寫作是一種氛圍、讓你可以透過時間與空間的疊加,創造屬於這個氛圍的頻道,你可以客製化自己的頻道,只要你願意執筆,寫下這樣的心情。
✨閱讀是寫作的開始,它可以培養你的眼界。你會開始思考作者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然後去思考這段文字可以幫助我什麼、文字背後的意義何在;每一個人的生命、生活經驗不一,透過書寫下來,你可以讓不同的人透過你的文字,活成另一個版本的人生,這些就是寫作轉化人生的過程,可以培養自己的寫作情境,過程在於你願意聆聽自己的聲音,也願意與他人交流。這是一種「我在」的過程。透過觀察、感受與想像造成生命的各種漣漪。
✨寫作必須要有「我在」:我在場、我感受、我互動。
✨老師引言王爾德的名言:「絕大多數的人類叫其他人」。例如:我問你晚餐要吃什麼?但你卻回答我:其他人吃什麼,我就吃什麼!但重點我是問你,還是你就是其他人,而你沒有自己可言?大多數人都習慣將別人的意見都當成自己的生活一部分,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寫作不需要寫給別人認可;你只要寫出我自己想寫的,其實根本沒有作家這個位置,都是因為你開始寫了才有這個發生。
✨寫作是有門檻的事情,但即使你不再寫作了,你也要知道,閱讀是一個可以提升你生活標竿的方法,持續鍛鍊與培養你靈感活水的源頭。
✨寫作是很快樂的事情,在生活中打開了氛圍,透過觀察力發現提升了自己的感知
✨我們太習慣How - Why - What,實際上寫作應該要Why - What -How 。
✨ 問Why幫助自己梳理感受,問What才不容易錯認情緒,你可以自己跟自己溝通嗎?你記得心裡的那個自己嗎?寫作是可以帶入這些情境,進而剖析自己,最後再問到How,你要如何寫出連自己都能理解的文字!
✨小時候的作文對於長大後的寫作,留有三種遺毒① 作文題目有格式化思想的影響,多半有道德規範,但其實真正的寫作是毫無疑問的下筆,依照你現狀而決定寫作方向
② 作文有時間限制,但寫作是不需要限制時間,你想寫就寫,不想寫也無所謂,但如果你想寫很長,當然更沒有關係,不用綁手綁腳
③ 作文有字數限制,寫作沒有,因為那時你可以和自己對話的時候,要珍惜可以記錄當下片刻的一切,根本不需要字數限制來扼殺自己建立頻道的可能性。
✨ 寫作題材必須和自己生活有關,寫出自己的口氣,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有溫度的文字。
✨寫作可以延伸自己的意識,我有沒有寫到自己想表達的,這只有自己才知道。文學作品是沒有標準的好法;你能聽得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嗎?你會迴避嗎?文學要的是你的生命經驗,寫出來一種擲地有聲的文章,活出真實。
✨「活到哪裡,寫到哪裡」 老師的生命故事,用這八字來勉勵大家,文字的背後是寫作者的人性,包含:載體、聲調、語言的溫度,
✨寫作是找到與自己相處的頻道,而且寫作的過程必須反覆修改再修改,所謂修改是拿掉不需要的東西,那種繁瑣只會加重自己的負擔。學會用文字與自己相處重要的是要清楚明白自己為何而寫、你要寫什麼、你要如何寫作?通常寫完兩千字後、當你拿掉了一千字之後,你寫作的起點就在那了!
✨困難下筆是因為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傾吐的感覺,不寫不知道;寫了就可以得到更多。
✨你所閱讀的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寫下來的,同一本書在你人生不同的歲月都能有不同的理解。
✨文字層次的意境: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是生命的震撼彈,跟著文字去感受屬於你文字的內在聲音,丟掉多餘的自我包裝。
✨如果不能穿透那不可說的核心,那就不是文學
✨閱讀不是為了模仿,而是找到與作者的連結
✨愛是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