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是「不得不」還是「可以選擇」——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二)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
(修改过)
·
IPFS
·
當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能夠自然產,就不要剖腹產時,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產婦選擇挨這一刀、而醫師也默許呢?

(原文刊載於生動盟官網)

疫情使得生產教育課程、產檢、陪產與生產都必須重新調整安排,生動盟推出的十堂生產教育課程,希望讓孕產家庭線上培力,上一堂,我們介紹了產兆,今天,就來談談剖腹產是「不得不」還是「可以選擇」?

從 2004 年至 2018,台灣剖腹產率從 33.1% 一路上升至 36.5%,剖腹產已經從「不得不」變成生產方式的選項之一。

施行剖腹生產,醫生會在產婦腹部下方劃一道傷口取出寶寶,過程可能採硬膜外麻醉,或是全身麻醉。剖腹生產可能發生在自然產過程中出現難產狀況,緊急改成剖腹產。也可能是選擇性剖腹產,在預產期前,由醫師和孕婦決定生產日期,好處是讓生產變成一件可計畫、好安排的事,也會比因突發狀況造成的緊急剖腹產來得風險較低。

除了某些不得不施行剖腹產的特殊狀況,台灣低風險產婦自願選擇剖腹的人數也不少,108 年為例,選擇性剖腹就高達 3936 人次,原因除了看「好時辰」,也包括害怕自然產會「白痛一場」、「吃全餐」。 

哪一種生產方式最好,很難找出標準的完美答案,每個選項都有優缺點,醫護人員、助產人員能做的,就是盡量提供產家完整資訊與注意事項,由產家做出最後決定。有些民眾認為一切交給醫生就沒問題,但生產這件事,不管對女性或配偶都是人生重要階段,在母嬰健康的最高原則下,請記得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自己的,請好好練習,為自己做決定!

生動盟「生動盟的聲動時光」podcast 新一集,就是在討論剖腹產議題,例如為什麼婦產科診所以照護低風險產婦為主,剖腹產率卻明顯高於各級醫院?當產婦認為選擇剖腹產就不會白痛一場,會不會反而輕忽了剖腹產短期、長期風險?當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能夠自然產,就不要剖腹產時,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產婦選擇挨這一刀、而醫師也默許呢?還有,前胎剖腹、這一胎想陰道生產(VABC),是有可能的嗎?相信種種疑問都能在這一集得到解答。


支持生動盟的工作:reurl.cc/qOzaOE

生動盟官方網站:www.birth1020.org/

生育改革政策白皮書下載:reurl.cc/E12XaK

生產講座/課程申請: neti.cc/WNKWrBx

陪伴孕產旅程的行動手冊:neti.cc/gYmv9W7

聯絡我們:bratw2015@birth1020.org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2014 年由一群長期關切孕產議題的女性所成立,針對台灣現行的生產模式,提出改革建言,進而推動友善生育的立法及相關政策、自然流產與生育統計的相關研究,推廣友生產教育以及兒童身體教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然流產該是「喪假」還是「產假」?

致懷孕的妳我:美好和價值不是由外觀來定義的

遇見丹麥媽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