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計算/《96分鐘》
最後即使沒有救下所有人又犧牲自己的宋康仁和李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被記憶呢?如果他們都該死,那麼沒有伸出援手的其他人,是不是也是幫兇呢?或說,如果這部電影只有復仇的罪犯和贖罪的英雄,會不會大多數的群眾也不一定必然的需要存在了呢?

世界在你的眼中還是新鮮的/《失明》
有人說這部電影太過安靜,配樂太少了。事實上從觀景窗看出去的世界,就是這麼安靜,安靜到你只想要在那個瞬間停在那裡,停在按下的快門,停在一直能感受到幸福的片刻。我確實和雪津說的一樣:我再也拍不出那樣的照片,甚至對愛情或情感,都再難感受到內心的悸動!或許,這是我會喜歡這部電影的理由!

意外好看的女同志電影!/《失明》
雖然故事的節奏慢了點也長了些,但卻意外地讓人看到那樣完整的女同志的故事,也因為這樣的完整,面對各式各樣想逃不能逃,想要又不能要的情感,使得這麼常見又被不被看見的情感,赤裸又難堪地被揭示,但又熱烈地灼燒心裡像是已死去的過往,稍微感到心裡微熱地還愛著誰那樣,既椎心又被溫柔地對待著!

電影 - 一一
「得不到」,是你「放不下」還是「接受不到」?

一如既往/《我家的事》
每個家庭都有很多爛事,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消化的情緒(當下還不能交給其他人的情緒)。對我來說《我家的事》很碎片、很斷裂,如果有打動我,那肯定是它拍出這土地上,非常細碎的記憶,有人記得也有人說出來,那就很動人了!不是會想哭的那種,我都邊看邊笑,或偶爾露出那種「啊!我懂!」的心情,我想這種「懂得」也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的理由!

那些青春記憶都回來了!/《進行曲》
嘿不要怕,我們都這樣長大了!去做想做的事吧!用盡全力、拚了命的努力!青春,真的只會有這麼一次!

電影 - 莎莉 - Salli
求愛,從來都是人類想,但不容易達到目標的事。

電影 - 女兒的女兒
人生就是在得與失中間抉擇,聚散不斷,去選擇、去面對。而她,年少時少不更事,年長時又要再面對、再選擇。

白色恐怖/《餘燼》
我滿喜歡《餘燼》這個故事的,在時間往前的洪流裡,當我們往回看,以為可以遺忘什麼,才發現其實那些刻在心裡的事一樣也沒少過,而那些權力一樣掌控著詮釋歷史的話語權!在故事說出來的那一瞬間,聽故事的人必然地要在故事中,找到自己願意信仰的真實!

電影短評:《臥虎藏龍》——自由源自於心|廢影評
《臥虎藏龍》跳脫武俠框架,不著重於武林爭鬥,而著重於角色的內心世界與情感刻劃。以精妙的武打來呈現角色間的情感交流,動作場面充滿詩意和哲理。李慕白、俞秀蓮和玉嬌龍之間的愛恨糾葛,透過兵器交鋒,展現出人性的複雜和情感的張力。

電影 - 小雁與吳愛麗
恨一個人是件很累的事。

《鬼才之道》——活著的幸福,鬼才知道|廢影評
《鬼才之道》讓我在笑聲中落淚,本以為是搞笑喜劇,卻在荒誕之中看見了人生的實相。故事中的鬼追求被看見,渴望成為都市傳說,映照了人對「成功」的追逐。這部電影不僅諷刺了主流價值,還反思了「努力」的意義——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享受過程或許才是最重要的。《鬼才之道》透過幽默、荒誕、感人的戲碼,讓人重新省思自己的人生。

《千禧曼波》——回首是為了別過|廢影評
《千禧曼波》以Vicky的回憶展現了兩段不同的感情,深入探討愛情中的苦與樂。影片透過隨意的鏡頭運用,營造出一種混沌的情感氛圍,讓人面對自由與迷惘的掙扎。

血緣的無間輪迴!《小雁與吳愛麗》
故事最後,編劇還是留了個溫柔的結局,但我還是選擇相信它就是一場表演!因為在現實的人生中,真正反轉的人生少,故態復萌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許是我人到中年,對於溫暖或溫柔的情境比較不抱持期待吧!

《破浪男女》:缺少慾望的鏡頭
破浪男女》是台灣導演楊雅喆一心探討性慾的作品。他在訪問中分享了一個故事,說曾經認識一個受盡疾病折騰的男人,縱使肩負沉重的生活擔子,還有孩子要養,每月還是會經過某個腥臭的街市走上二樓的按摩院享受被撫慰的快感,那個男人說「性慾是讓人活下來的慾望」。這個以性愛為生存意義的男人,或許就是創作本片的原點(難道是婚…

《角頭》系列電影只是暴力的展示? 黑幫電影不該拍攝? 那和中國影視需要過審有何區別?
黑幫文化背後的深層社會意涵只能被忽視?『悲歌,就是兄弟的歌。』—— 其實「歹路不可行」的主旨,在《角頭2:王者再起》已經高度體現。

《千禧曼波》:時間之舞
千禧曼波,也就是「時間之舞」。所以《千禧曼波》的行進,並不以故事或因果明晰的情節為軸。

好恨啊!但你在恨什麼呢?《鬼才之道》
這麼殘酷的自我認同、尋找自我,才是真正的鬼故事吧!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面對這樣的時期,只要跨過去再也不管有沒有人看見的人,也很難說出自己究竟怎麼克服內心「想被看見,但其實自己知道自己不夠好」的障礙,更難得有人會告訴你:「其實這個世界上啊!多數人都是沒有被看見的,因為你看不見啊!所以你以為你特別的沒有出息啊!」

滿街都是心裡有傷的人/《破浪男女》
性愛拍得很美,那些綑綁之間的呼喊、喘息,都那麼真實,那麼地想從那樣的痛苦逃離,但也不盡然是逃離痛苦,或者更是一種望向內在的慾望。

青春,本來就是殘酷的/《青春並不溫柔》
前陣子在立院前的集結,看著許多孩子說起政治立場與家中不同,必須小心翼翼地在參與抗爭時藏好自己的行動。我便說了一句:「怎麼這年頭搞得政治出櫃比性向出櫃還難!」若時間拉回《青春並不溫柔》的時空背景,在野百合學運後的校園抗爭,就不只是只有對抗校園裡的政治,連同把性向也一併加進來,就有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