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展覽 -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 Olafur Eliasson: Your Curious Journey
藝術家Olafur Eliasson的名字你可能不認得,不過在倫敦Ted泰特現代藝術館渦輪大廳高掛紅太陽,巨型裝置《The Weather Project》,你或者會有印象。

大阪舉坂本龍一紀念大展 重現18歲時音樂悸動 東京另設圖書館揭閱讀珍藏
展覽將以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為時空起點,深入探索這段經歷如何成為坂本龍一創作生涯的「概念骨架」,並期望將他當年的所見所感,傳遞給新世代的創作者。

【臺灣旅遊・展覽】追尋原風景・三井悠華創作個展
追尋原風景・三井悠華創作個展】藝術家三井悠華透過水墨拼貼技法,堆疊記憶與情感,宛如進行儀式般,視覺化內心感受。藝術家眼中所謂的「原風景」,並非童年的具體場景,而是潛藏於內心,既熟悉又陌生的記憶感受。紙面上層層堆疊的痕跡,營造出獨特的寧靜氛圍,個人覺得很像繪本書中背景圖的感覺,也有藝術雜誌內頁插畫的感覺。【追尋原…

【臺灣旅遊・展覽】未來-自然共生・何理創作展
未來-自然共生・何理創作展】跨領域藝術裝置工作室何理互動(WHYIXD),挑戰現代工藝技術、實驗新時代媒材和跨領域間的合作,探索新媒體裝置的可能性。透過「未來-自然共生」展覽,深刻提問:「當科技日益介入生活、感知被數位資訊包覆,我們是否已逐漸喪失與自然連結的能力?」此次「未來-自然共生」展覽,透過程式演算法、即時環境數據與動力結構,把風…

澳門散步:「路跑」看展覽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去年在澳門待了很多天,去散步和做創作,但沒什麼機會在澳門看過展覽,今年夏天終於一口氣看了幾個展覽,兼認識了更多澳門的藝文空間。由澳門政府和各界策劃的「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除了「主場展」外,還有一系列「公共藝術展」、「本地策展計劃」和「平行展」等,好些我都想去看。我特意在一天裡,跑了三個地方,既…

載傷言殤|「揩下啫」展覽播請工傷假受冷言冷語 工權會職安展 體驗工傷之痛
近年工業意外頻生,一個個傷亡數字背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但他們在因工受傷後,往往還要面對來自同事、僱主、甚至家人的冷言冷語,淌血的不止肉身,而申請工傷賠償的路更是崎嶇。

【臺灣旅遊・展覽】光影匠心—黃發錦原創油畫展
光影匠心—黃發錦原創油畫展】藝術家黃發錦將來自台灣風景與人文的靈感,藉由調色刀描繪,展現獨特筆觸的作品。從山海壯麗到街角巷弄風情,透過「光影匠心」展覽,令觀者感受細膩的光影層次與色彩對比。個人日前剛好看完《藍色時期》(ブルーピリオド)真人版電影,電影中包含油畫創作過程和相關知識的內容,也令人對油畫產生興趣。油畫的…

【臺灣旅遊・展覽】流浪神獸之家・梁佑華創作展
流浪神獸之家・梁佑華創作展】充滿怪誕與想像力的陶藝展覽,一個又一個的神獸,展現異世界的奇幻之風。藝術家梁佑華創作的神獸,每隻都有名字、故事與個性,探索神獸在人類世界中的流浪與定位。展覽介紹中提到在傳統建築、文獻中出現的神獸,跟街上的浪浪一樣,當神獸不再有用時,人們就會遺忘,遺忘等於再次遺棄。當傳統建築越來越…

三島由紀夫誕辰百週年 日本舉雙展覽紀念 法文手稿首度曝光!
他對肉體及精神上有著「絕美」的追求,並在作品中凝練出日本古典主義與希臘古典主義的美學,從生與死、美與醜、精神與肉體的極端中挖掘出人性之實相。

【臺灣旅遊・展覽】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
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展覽集結日本待夢藝術空間的五位風格鮮明的日本藝術家—HISATO、万凛、IWACO、水島太郎、朝井颯志,以各自獨特的視覺語言,將夢境具象化為身體、面孔與角色。聯展作品從平面、立體,到角色設計與裝置藝術皆有,分別對應「夢境」、「軀殼」與「妖怪」三種角色語彙,令人反思何謂「美」,何謂「怪」。HISATO(ひさと)是造形作家與原型師,因從小對恐怖電影…

【臺灣旅遊・展覽】看見自然自然看見・陳民翊玻璃藝術展
看見自然自然看見・陳民翊玻璃藝術展】以玻璃為媒介,藝術家陳民翊透過光影與色彩的流動,傳遞對自然的感悟。展覽鼓勵觀者藉由感知體會自然,透過觀看作品,反照自身內心,而非只用眼睛看待。從色彩到光影變化,玻璃的細緻之美,確實令人驚豔。 【看見自然自然看見・陳民翊玻璃藝術展】地點:光點藝術中心三樓展覽廳(新北市鶯歌區陶瓷…

【臺灣旅遊・展覽】陰影、土地、火~多麼清醒的人間~林郁廷個展
陰影、土地、火~多麼清醒的人間~林郁廷個展】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版印中心主任林郁廷,藉由陰影、土地、火三個元素,推出系列展覽《陰影、土地、火~多麼清醒的人間~》。展覽即日起至2025年8月10日,假「游移美術館」展出中。展場中原本應該朝向觀眾的數位輸出布面,卻以反向展示,露出畫框的背部與白布的無像之相。據說「陰影」是光的對映,也是潛藏的…

東京展覽漫遊記
最近兩次到東京,都選搭red eye flight,大概無法忍受浪費時間在交通上,寧願在機上睡,好讓早上醒來可以直接行動。當然,即便在機上睡得好,不代表夠。所以通常落機第一天,人會感到晃,但只要當晚補眠便沒問題。 這次東京之旅,我共看了5個展覽。5個展覽中,其中兩個是出發前規劃,其餘是在旅行其間發現/朋友介紹。 ますむらひろしの銀河鉄道の…

「市民六格精選」--特殊展覽的微策展
前言】 這次想辦個 展覽的微策展 ,而且是主題很偏門、很小眾、18+ 的特殊展覽。大家準備好要一起去看看了嗎? 我的「市民六格精選」微策展一、 題目:特殊的展覽 二、微策展敘述: 一直很喜歡這次【微策展】的主題,並且深深覺得這個 微 其實根本不是 小 的概念,反而像是一個 「結界」,藉著這個「見微知著」、「以小觀大」的通道,把大家引導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去探索。 這…

【臺灣旅遊・展覽】在虛景中遠行・陳汶慶創作個展
在虛景中遠行・陳汶慶創作個展】藝術家陳汶慶的創作,以噴筆為主,結合壓克力的柔化處理,呈現數位媒體時代介於真實與虛擬之間、層次交錯的視角。鳥獸、山水、棲地等風景,透過轉化、畫面重構,成為虛擬場景。陳汶慶將周遭所見所聞,與來自虛擬遊戲、3D建模的觀看模式,在畫布上相互堆疊與交織,建立獨特的作品。有些十分單純、極簡,有些則帶…

中大圖書館舉辦「小思小物珍藏展」 從戲票到零食微縮模型 展現香港故事
此次展覽以小思的個人珍藏為核心,透過她自幼年起便開始收藏的各種物品,讓觀眾得以窺見她涉獵多種興趣、對各式小物件充滿好奇的另一面。

何兆基前往另一條河流的山:九仞展評
我們真正接觸、創造了、生活在虛空,那座實物山並不如過往搶眼,山被創造它的法則的過程所穿透,所無所遁形,「見山」並不再只是「見山」,而是見「萬物」,山是組成所有事物的幾何、數字與空。

【臺灣旅遊・展覽】停了那一下・張筱琦小畫展
停了那一下・張筱琦小畫展】藝術家創作自述寫著:「……我到處停一下。停一下,才能凝視著不經意的習慣。停一下,才能分辨。分辨正在順應著的是直覺,或者習慣。……」好多個停一下,展現藝術家順應心意的創作。獲得波隆納插畫大獎的藝術家張筱琦,於雄獅星空展出抽象畫作,據說作品融合芬蘭駐村時的自然風景和即興直覺。作品有些清爽、有些濃烈、有…

在山、在海,在藝術史——臺東美術館「Éric Poitevin個人攝影展:你見過的風景我走過」
在這座距離蒙吉耶納9000公里遠的島嶼美術館,這位法國藝術家的視野與信心同樣能令我們省思和共感。

【臺灣旅遊・景點】《庫洛魔法使》快閃店
庫洛魔法使》快閃店】經典動畫《庫洛魔法使》快閃店,即日起至2025年8月17日於台北新光三越南西一館登場。快閃店還原《庫洛魔法使》中的經典場景,動畫迷千萬別錯過。個人雖沒看過這部動畫,但現場設置的拍照區真的蠻可愛的,像是夢幻粉櫻打造的立牌、小櫻家的地下室、企鵝大王公園,以及最後的審判等,很適合帶小朋友們來拍照。另外,還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