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黑雨和上班
最近香港連場黑雨,好幾次是在早上上班時間發出,惹來怨聲載道,早唔發遲唔發,已經在路上,兩頭唔到岸。去上班抑或回家,都已是身已濕。奈何?

《睡在地上的女人》|移民女性故事
试图通过口述史来记录“母亲” “老板” “中国人”等多重身份下,在孤独 、语言障碍、性别歧视和文化错位中展现出独特的适应能力与生命韧性的华人女性们。在我曾经的采访中,许多女性对我说 :“我的故事不值得,我只是个普通人。” 但我相信, 正是这些被称作 “普通” 的人,才最能代表真实的历史力量。G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
再談北美中菜
上次提起,一味左公棠雞(亦有稱左公雞)和蝦龍糊,在北美城市相當流行,反而在香港很少聽到遇到。後來想起,還有一兩道菜式,可以一談。

生活在加拿大 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 她说分享会第三期 文字与音频回顾
想去加拿大生活有哪些路径?目前的留学政策如何?在加拿大找工作需要注意什么?加拿大雇主会提供怎样的福利、保险和医疗服务呢?在加拿大不同的城市生活图景如何?在文化、餐饮、娱乐和恋爱方面,和北美其他国家与国内有何不同呢?我们来一览精彩她说节选!

加拿大移民与生活体验(四) | 在美加边境/法语区/多伦多/温哥华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这篇我们将介绍一下关于加拿大、北美、中国不同城市的生活体验对比,让在中美两国生活的朋友有所参考。

加拿大移民与生活体验(三) |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社会保障体系 & 工作市场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加拿大的找工作情况和雇主、政府针对居民的福利。

加拿大移民与生活体验(二) | 既想要加拿大身份又想回美国工作怎么办?
第一篇内容介绍的是大家最关心的移民方式问题。重点解释了最适合20-40岁有工作经验或者计划去加拿大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们的Express Entry快速通道。(👉点击查看)第二篇将针对想保留加拿大身份又想继续在美国工作的情况给出一些建议。
蒙特利尔生活体验 | 让我又爱又恨的“北美小巴黎”
这也是我选择留在这里的原因,对于独自打拼的我(我相信论坛里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姐妹),我家并没有矿,我出国留学已经是我爸妈能资助的上限了,所以毕业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而在这里我自己挣钱自己花,凭自己的本事可以买得起一套decent的住处可以负担得起家庭和即将到来的小生命。这座疯狂打桩的城市和我初入职场的状…

移民生活:工作與生活
日本電影《新活日常(Perfect Days)》正式在本港公演,由聖誕節假期開始做優先場,引起不少話題,我想到可以談談移民他國的工作和生活。
[加拿大日常]Begging
分享移民加拿大的生活體驗

移民生活:處處為家
這幾年,從香港移居外地的人漸多,面對種種生活習慣改變,大家都七嘴八舌,最大的感慨,可能就是沒有了家的感覺!
移民生活:銀行與錢幣
自從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引發通脹,加密貨幣,數碼貨幣的熱議,有個別地區面臨財政危機等等。金錢和財務管理一向是大家熱衷的話題,就趁機會講一下。
移民生活:汽水
近日內地遊客天天有新攪作,繼全城掃樽裝茶之後,有人發現一款玉泉忌廉梳打的汽水,卻說極之難飲,又引起港人一點反應。

移民生活:黃牛和賭波
早前正苦攪的「戲院日」,出現網上炒賣(即是黃牛),這種事也可算是最古老的行業。之後,ICAC宣布一宗賭波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賭博,也是最古老的行業的一種吧。

移民生活:人造(新聞)牛油
英國牛油零售價格成了新聞,接着變成抽着火水的言論,大家笑駡一下之餘,也認識到這樣的生活細節比較,一定會顧此失彼,必然出事。

移民生活:七一國慶
如果你馬上指出,七一特區成立日不能說成是國慶的話,你攪錯了,我是說加拿大的國慶日,也是在七月一日。

移民生活:講飲講食(街頭小食)
談飲食,多是餐房用餐的經驗,其實街頭小食更具地方特色。

移民生活之二十:儲量/搶購
近年因疫情關係,出現幾次搶購潮,首先自然是口罩,想起來,仍猶有餘悸!

移民生活之十九:開放家門讓戰爭難民入住
香港人未必會接受,但是否純粹文化差異,又不容易說。

移民生活之十八:停電!
停電可能是現代人的惡夢,因為種種工具都需要用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