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
394 篇文章
寂然

不只是社畜

我對這電影是意想不到的喜歡,因為不但沒有歌功頌德,還直接表達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尖銳問題 ⋯⋯

标签活跃作者
  • 寂然
    寂然

    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寂然

因為玄彬的緣故

有些人還只會單方面接收關於抗日戰爭的政治宣傳,致使對過去的認知只停留在某種仇恨的情緒,很少人會主動了解侵略與被侵略的前因後果與當時的國際關係。

寂然

少女心事

基於男女大不同,身為父親很難完全了解女兒的想法,還以為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平安無事,想不到當家中的小孩長成少女,才體會到她的心事既複雜又飄忽,一點都不平靜。

寂然

寫什麼和不寫什麼

社會急速變化,「想寫什麼都可以」漸漸變成一則遙遠的傳說,代之而來的是許許多多的題材都不可以寫。

寂然

只要是少女

女主角從頭到尾又愛又恨,亦正亦邪,揮灑自如,跟《那個女孩》的楚楚可憐完全不同。

寂然

來都來了

由於案情實在太離奇,引發人們對一眾涉事男子進行“起底”,大家都對他們“迎男而上”嘖嘖稱奇⋯⋯

寂然

比絕望更絕望

有時候,人家的苦況,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有些特殊的困境,不是你說改變就能改變的⋯⋯

寂然

一切都是政治

這類關於新移民與本地財主之間的恩恩怨怨,從來都可以各執一詞,各有道理⋯⋯

寂然

別做傻事

親友都說他這樣等於慢性自殺,他卻反駁說既然可以出院,生活便要“全面復常”。

寂然

溫馨的錯覺

歲月的確在不知不覺間溜走,只是我們都不察覺吧!

寂然

噩夢反向

“今次這個夢境跟平時不同,像真的一樣,那個男人還跟我說了很多恐怖的話,我擔心他不會放過我。”洪家楠似乎已經不能自拔,無法從夢中的驚懼返回現實。

寂然

假如可以再讀一次

有些事情總要在許多年之後才會明白,原來人生的幾件大事之中,讀書根本是最容易的一項。可不是嗎?

寂然

好笑得想哭

這個世界實在有太多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了,那些領導人巡視時總是要不懂裝懂,高調地說出一句閒話、兩點感想、三點希望、四點意見,底下的人明知道那是廢話都要大力鼓掌、認真學習、深感讚嘆,還要誓神劈願貫徹落實,結果自然是原本的安排被打亂,資源被消耗⋯⋯

寂然

好好活下去

社會上的大小問題都報導得喜氣洋洋,敏感話題一律不提,每隔幾天就鋪天蓋地轉述各種自high欺人的廢話,幾乎要把大家當成白癡了。

寂然

有心人

這些故事其實集中描述擠迫城市中各種脆弱的心靈,時代背景由二○一三年到疫情結束,一眾小人物在時代巨變中默默忍淚,苦苦掙扎,面對幾許風雨,承受無比壓抑。

寂然

關於命運的敘述圈套

書中不少情節提及新聞工作者的操守與立場,強調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重要性,又無可避免的寫到網絡興起改變群眾接收資訊的習慣。昔日帶領社會潮流的傳媒人敵不過新媒體的衝擊,各種苦苦支撐、苟延殘喘的狀態,在這個香港故事中展現得特別深刻動人。

寂然

抵抗虛無

電影花了不少篇幅描述眾人內心巨大的虛無,其實也是這個時代的寫照,誰沒有在現實的情場與職場遇過險、受過傷?

寂然

小說家的奇幻魔法

所謂“進烤箱的好日子”,當然與烹飪無關,其典故來自詩人普拉斯(Sylvia Plath)把頭放進烤箱自殺一事,其實這個書名已為故事定調,在甜美的文字之中,盡是讓人難過得想死的成長苦況。

寂然

絕望的源頭

陳小娟選擇以平實的方式展示淑貞的生活日常,然後慢慢呈現各種把她壓垮的問題,影片充滿柴米油鹽的現實,卻沒有沉悶的感覺。

寂然

自得其趣

任何上司都應該清楚認識自己的領導責任,與其花時間向街外人耀武揚威,不如認真調配資源,幫助下屬順利開展工作,積極提升大家的信心和辦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