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38 篇文章
vianne微安

肯亞使我看見:不一樣的我們,一樣的路程。

今天是肯亞之旅的第11-12天。

标签活跃作者
  • 直樹的流浪之歌
    直樹的流浪之歌

    一名喜歡戲劇與跑步的日文翻譯, 一名熱愛旅行與書寫的街頭藝人。 民謠|書寫|行旅|全馬|劇場 Matters文章索引: https://nice-crayfish-628.notion.site/d848efa3d05d45b5ba89ebbaee03a020

    遊戲♛人生
    遊戲♛人生

    想到什麼寫什麼

    羽昊
    羽昊

    -入選小日子10周年讀者投稿/女人迷讀者投稿作家/現職/日青文字療癒放映師-寫文章和散文,喜歡用文字記錄人生與生活,著有網路小書集《療癒吧》和生活成長日記《日日聊心》,因緣際會下創辦了日青文字放映所;別人眼中的傻大哥,卻有一顆溫暖的心和笑容。

  • 阿蘇
    阿蘇

    傾聽人們在聲音裡流露出的情感 探尋事物在人們心中真正的意義 好奇神秘學可以為人們帶來什麼 致力於將身心靈工具用在生活裡 身為宇宙中的一粒微塵 燃燒後迎向另一種存在

    小說《來自天空》◎清朗
    小說《來自天空》◎清朗

    《來自天空》原創小說作者。 每天都在跟五個國中臭小孩講幹話。 一個焦慮的女人。 官方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from-the-sky/%E9%A6%96%E9%A0%81

艾莎解結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別讓狹窄工作觀限制你的想像

你曾經全力以赴過,就不會有太多無謂的裹足不前。

遊戲♛人生

要怎麼做才能美得毫不費力(下)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美時,先充實自己。

J個桃

自我學習21// 【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

過去我總認為創新是需要天賦的,這本書卻說到真正的創新不是靠個別聰明的人來完成,而是靠一個整體的機制來完成的。

引動傳媒

【專欄系列】公主變麻雀

專欄作家 簡妙芬】 小小時候,她總覺得自己是個落難公主,因為將來要承受眾星拱月,所以現在必然得先遭受責難困境;雖然討厭看到鏡中的自己,因為「她」著實不太美麗,但她深深相信這只不過是巫婆的魔法,而且它很快即將面臨破解,總有一天魔鏡一定會告訴自己就是世上最美麗的那個人,因為她願意相信所有一切苦難全都是因為-紅顏薄…

喬喬

喬寶寶的儀式感童年

喬寶寶出生後,喬喬都致力營造生活上的儀式感,希望喬寶寶同樣有一個既充寶又充滿愛的童年。

喬喬

老師的勳章

對喬喬來説,見證小朋友進步的時刻就像頒授勳章給我,是一件很奇妙和有成功感的事呢。

羽昊

關於你我 /圖書館

愛情,那麼剛好遇見你又錯過了你,是你嗎?

陳皮 DryOrange

分手,也需要衝動

今天剛和一位交往一年半多的男子分手了....

Emma愛瑪

我的女兒和明星同一日生日 🎂

Happy birthday to my little girl, and happy birthday to Edan Lui.

喬喬

聽兒歌長大的小孩

喬喬覺得聽兒歌長大的小朋友是幸福的,因為律動真是小朋友成長的重要元素,期望喬寶寶長大後,能記得這些時光便於願足矣❤️

引動傳媒

【專欄系列】困在象牙塔裡的公主

從前是個天天夢想當個「閒閒美黛子」的女生,幻想著有朝一日可以有很多時間任我揮霍,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不必去面對社會上的紛紛擾擾,也不用卑躬屈膝地看人臉色,那時的我多希望當個住在塔裡的公主。等到有一天有個人帶我一起出去散步、看晚霞,好好享受人約黃昏後的甜蜜。然而,好在天不從我願。

因固 (OLivia YaN)

給小女的四封情書- 生老病死

此文寫於2016年,刊登於「成長,帶着這封信」一書

Daniel.S

<職涯十週年>十年一劍

#LEDA-creative #1 從世界第一的心開始做世界第一的事#2 上了賊船就要當最勇敢的海盜#3 當工作只是一份工作 - 彼得原理#4 洞悉策略深度-紅海與藍海並存

直樹的流浪之歌

若人生只剩2022

小時候,當我明白死亡是什麼之後,我便「樂於」與它交朋友。在那不明白自己擁有什麼,從未思考代價的年紀,我甚至曾把死亡當作一件很酷的事:「還是小學生的我如果自殺,一定會上新聞頭條吧!」 未成年的我,開始時常把死掛在嘴邊談論,自然引來母親與親戚的叨念,這孩子怎麼總說些觸霉頭的話?

BO YANG

【隨筆】次序流動的浪潮_研究所過渡期 II 2019~20

本篇下篇為回顧篇章,紀錄筆者在2019–2020研究所路程中段至今,純粹提供給正在迷霧與探索迷航的人,因此做下此紀錄。

BO YANG

【隨筆】次序流動的浪潮_研究所過渡期 I 2018~19

本篇為回顧篇章,紀錄筆者2018–2019研究所路程前段至中段,純粹提供給正在迷霧與探索迷航的人,因此做下此紀錄。

BO YANG

【隨筆】次序白浪潮:掀起浪潮之前

本篇為筆者在大學時期自己大三大四大多數人實習時間或許出於被迫符合學校所規定標準、或者驗證自己能力所在、或受到同儕無形壓力下,而當時筆者連續投出七間設計公司,但後來沒有任何一家錄取資格,因此思考著是不是在自我的技術能力上還不夠成熟,抑或時間還沒到呢?因此自己在大三暑假開啟了23天的流浪環島之旅後,所…

生命設計研究所

為何生活中有「刻意」,將大大的不同?

每天的自己,有為自己「刻意」的做些什麼嗎?這個刻意指的是,讓自己有意識的選擇做些什麼...

嗨!我是阿達

人生不是懂了,而是悟了

但要悟 是霎那 不是強求 也不是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