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与痊愈的神经学视角
以下是我跟ChatGPT对话里,它给我回复的部分分享。心理创伤并不是真的看不见摸不着,它会真实地改变我们的大脑与身体里的神经系统。这些改变在我们的身体内部,我们无法直接用肉眼看见,但它们都是物理的、真实存在的。分享这些主要也是想要告诉同样困惑、怀抱着伤痛甚至创伤的你,你没有“矫情”,痛苦是真实的。但改变也是真实可能的,有…

她们的沉默从不是软弱:父权与集权系统中的女性创伤
在中国,一个由父权文化与集权体制交织而成的系统性压迫结构中,女性所承受的创伤是深刻却隐形的。本文系统分析了从情感关系、司法系统到公共文化中女性所经历的“情绪债结构”“性控制逻辑”与“物化叙事”,并进一步揭示家庭、学校与舆论三角如何共同构筑女性的社会化规训路径。文章深度解析了结构性与发展性创伤如何在心理、神经…

試著哀悼沒有的童年:Stephanie Foo 《What My Bones Know》
CPTSD(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並不只是對某段創傷記憶的反覆夢魘或情緒閃回,而是一種長期滲透知覺、情緒調節、自我認同與親密關係的神經與心理重塑。創傷不是存在於記憶中,而是被內化進神經系統的迴路裡,以至於對自我認知產生嚴重的負面偏移。

东亚父权寄生:精神控制与情绪入侵的隐秘机制
在东亚社会,精神控制与情绪操控常常披着“为你好”的亲情外衣,构成一种隐秘而深入的父权寄生机制。本文从 CPTSD 理论出发,结合真实案例与多项学术研究,系统解析家庭内部如何在无形中塑造“乖巧而压抑”的人格模式,代际复制羞耻与控制,并指出觉醒与断链的可能性。那些被要求沉默的人,终将说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城南旧事(二)
C-PTSD创伤叙事系列文本,高敏感人士慎阅

城南旧事(一)
C-PTSD创伤叙事系列文本,高敏感人士慎阅

書評•評書|拯救布蘭妮——讀《The Woman in Me》
然而,當布蘭妮回到路易斯安那州的家中時,她發現——自己的家人將她保留在母親家裡的兒時物品全部扔掉了,包括孩童時收集的Madame Alexander娃娃、三年時間跨度的筆記、一本寫滿的詩集。「All gone.」

忙碌背后有贫瘠,努力背后有逃避,我们该如何回到此时此刻? | 一个C-PTSD幸存者的自我分析
很多时候,你的决定都是基于对陷入困境或遭到抛弃的恐惧,而非基于与世界进行有意义且合理的互动。

On Trauma — Campfire(1-3)
Maybe they were like campfire

On Trauma — Life goes on(1–2)
Life goes on, but trauma follows.

Counselling Diary 1
June, 14, 2022. Tuesday. I proposed to dig deep into myself to have a glimpse of the full picture to my therapist. We explored some answers ...
On Trauma — Childhood (1–1)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I ended up stucked in that situation, and I still feel ashamed. I became the person I wanted to be the least.
《從創傷到復原》
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