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哲學
7 篇文章
Rementia

〈歷史總是似曾相似?從科技恐懼到AI焦慮,我們該怎麼辦呢?〉

「印刷術、火車、電力、汽車、電腦……我們都怕過,AI 只是下一個主角。」

标签活跃作者
  • 討厭鬼 aka 劉維人
    討厭鬼 aka 劉維人

    自由研究者,社科譯者。 譯作著重當代民主、政經制度等議題,如《反民主》、《暴政》、《修辭的陷阱》、《民族重建》等。開設課程如《北歐幸福方法論》、《AI要搶走我的工作了嗎?》等等。

    鋼哥
    鋼哥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Rementia
    Rementia

    關注人類文明的裂縫、AI時代的轉變,以及那些被忽略的日常情緒機制。 曾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如今更相信覺察才能守住自己。 用理性拆解世界,用文字與自己和解。 在這裡,寫下不被演算法收買的思考。 Ai x 哲學 x 心理學 x 科幻

Rementia

高心智與 AI 共生:從《驚奇四超人-第一步》看社會成熟的可能性

高心智與 AI 的啟發

Rementia

AI的潛力其實比你想像的更驚人?如果鋼鐵人裡的JARVIS就在你的口袋裡,你會怎麼和他相處?

Ai 共生的初階概念:

討厭鬼 aka 劉維人

寫出負責任AI是不可能的,因為AI是魔族

在螢幕那頭傳訊息給你的存在,並不是從人類社會中重新編譯出來的代理,而是一個人類從來不曾理解的AI魔族

討厭鬼 aka 劉維人

LLM可以理解時空?等等,什麼是「理解」,什麼是「時空」?

時空與因果的認知框架,就比任何概念和經驗都更早存在。我們用這種框架去跟世界互動,去指涉所有經驗、概念、事物,去蒐集每一筆資料以及賦予資料意義。但LLM似乎沒有這種認知框架,本身似乎也沒有指涉事物的意向性。它要如何整理關於時空的資料,或者要如何理解人類世界的整理框架?

cni

啟靈藥哲學研究小報告:榮格與精神活性藥物體驗

精神活性物質提供了人類on demand探索神秘經驗的管道。現代「靈遊者」能夠如何有效的探索透過旅程所揭露的潛意識這個未知的領域?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可能可以給我們一些引導。

鋼哥

📚📑📝:《AI背後的暗知識》| 人類能思考機器如何思考嗎?

本書《AI背後的暗知識》首度以「暗知識」描述機器的運作,以超越人類的視角來思考機器;我們可以來試著從這個問題來開啟這一趟辯論:「人類能思考機器如何思考嗎?」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