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的虛假和諧:代際剝削、女性冷血與苦難美德化》
代際剝削機制:孩子作為父母的「免費勞動力」
而另一些女性在一個女性討論要不要結婚生子的群體中打下了這樣的文字,讓我感到了無比的噁心。她說現在關於要不要生小孩這個問題,當然是要生的,孩子不光是負擔啊,現在很多小孩也很勤勞可肯幹,踏實刻苦。她在用這樣的理由來勸在群裡討論當代的女性應不應該生育的女性。來進行生育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作為一個已經當媽媽或者說打算當媽媽的女性,在她看來她生一個小孩是因為這個小孩會成為她的幫手,未來能夠養老,一畢業可以給家用。孩子是用來解決她的貧窮,解決她的苦難,減輕她的生活負擔的。
這是東亞乃至於特別是中國這個 big patriarchy 裡邊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聰明的選中合適的對象,然後把自己的苦難,輕鬆的悄無聲息的轉交給別人,讓別人去肩負自己的苦難,自己坐享其成,這個被稱為智慧。
這是一個母親,或者說她是一個奴隸主。她並沒有覺得自己是殘酷的、是可怕的,她甚至是洋洋得意的,充滿愉悅的,充滿希望的。她可能會生二胎三胎四胎,就像那些在抖音和快手上直播的底層夫妻一樣。家徒四壁,然後生10個孩子且以此為榮,並讓這10個孩子服從他們的命令去做事,年紀輕輕滿面麻木風霜,痛苦的成長,走上必定苦難的人生。早早的共同肩負起這些夫妻的花用,早早結婚,把生活的苦難分擔給自己的下一代去肩負,然後這樣的「夫妻」在這些10個孩子面前成為了奴隸主,也就獲得了他們認為的「權利和尊嚴」。
我之前在抖音和快手都刷到過一個視頻,就是有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他在非常熟練地殺魚,評論區的人都在誇獎他「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沒有人認為這樣一個小男孩,他不應該在這樣的年紀獲得這樣的殺魚技術,並且被家人拍攝出來,用來賺錢。這些「父母」也不以奴役自己的孩子為童工而有半點羞愧,還展示自己的孩子多麼聽話懂事。這樣的東亞恐怖持續了幾千年。
美其名曰幫補家裡,美其名曰踏實肯幹,美其名曰苦難光榮。這些人並不在乎他有沒有快樂的童年,也不在乎他會不會因此而沒有健康的心理和身體。他們只看到了這個男孩高速殺魚的收益,自己得以休息。而這些留言誇獎的看客們,已經到了有孩子的年紀,他們讚美這樣對孩子的奴役,羨慕有這樣免費的勞動力。即便他只是一個6、7歲的小男孩,本該上學的年紀,他們依然羨慕,因為他們希望自己將來或現在會擁有這樣一個願意被自己奴役的小男孩,為自己按摩,為自己解決苦難和困難。這才是他們拼命誇獎這個可憐的小男孩的真正原因。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2019 年報告,中國農村童工比例依然存在隱性統計,尤其集中於低收入家庭,與「早當家」的文化相互呼應。歐洲兒童權利委員會報告指出,北歐國家普遍遵循《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童年是神聖的」,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童工。
因為如果這個小男孩生活在富裕之家,他應該擁有的是美好的童年,而不是充滿了勞役的苦澀童年。剝削與苦難,竟然被讚美。這在東亞是常態,因為讚美苦難的人,能夠在別人的苦難中獲益,短暫成為奴隸主。就像當年最為風光的成功人士某M爸爸,瘋狂宣傳996一樣。
同樣的,很多女孩子小小年紀就在街頭做雜技表演,身體反折疊,頭咬著一個小支架上的球。滿臉麻木地把身體折來折去,很危險,但只是為了一口飯。而這麼對待她們的不是親戚就是父母,掙的錢並不屬於她們自己。他們一樣把這個稱為光榮,在旁邊鼓掌。有一些會打著憐憫的旗號給一些錢,他們會認為這樣的現象是好現象。
東亞的時間彷彿停滯了,重複著它堅不可摧的愚昧無知、落後、野蠻、荒誕、恐怖,卻把這些叫做東亞文明。當我們提到這些時,好像東亞人總會喊你這是歧視。把自己從一個加害者努力者的身份變成了受害者,就能夠抵消他們做的這些事了嗎?
還是那個問題:如果你被你老闆欺負了,你回到家會欺負你的寵物嗎?實際上,在東亞可見的是有很多人會虐待寵物、獵殺流浪動物,這個事情屢見不鮮。但承認是永遠不會承認的。因為只要不承認,他們就可以披著人皮假裝自己是人,然後再披著人皮悄無聲息地去殺人,而不用承擔任何後果。可是這樣的惡意卻往往是光明正大地實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以「為你好」、孝道管教的名義。

這就是典型的代際剝削邏輯:孩子被當成轉移苦難的對象。
苦難美化:孩子不是生命,而是父母的保險
在這裡,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是父母的工具:
用來解決貧窮
用來養老
用來分擔生活負擔
在這種邏輯中,母親搖身一變,不再是被壓迫者,而是小小的奴隸主。
原创術語:母親的雙重身份 ——她既是受害者,也是奴役者。
西方社會對兒童的保護
在芬蘭、挪威等北歐國家,6-7歲的孩子日常是玩耍、學習、探索世界。
法律嚴格禁止童工。
父母如果讓孩子代替大人勞作,可能失去監護權。
社會普遍認知是 「childhood is sacred」(童年是神聖的)。
而在東亞,一個6歲男孩熟練殺魚的影片,卻被數萬人點讚,誇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是苦難即美德化的文化洗腦。
上面的人心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會錯了意。父母的心是好的,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東亞總是這樣熟練地使用蠶食鯨吞和借刀殺人,去折磨別人、虐殺別人。只要你隔了一層,只要你假裝無辜,只要你找到合適的藉口,只要你時間拖得夠長,只要你找的藉口夠好、表演夠真實,那麼你的惡最多算作愚蠢,不需要在監獄待一天,只需要流下幾滴鱷魚的眼淚,哭一哭嚎一嚎就可以悄悄慶賀自己的成功。
就像現在無數的以敲詐醫院為目的、故意延緩阻礙治療的殺妻醫鬧。衝著賠償去的,老婆也死了,但是賠償到手了,也不需要耽誤,當年就可以喜滋滋地拿著這筆賠償娶個新老婆「沖喜」。畢竟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個睡過的老婆,哪有死了換100萬來得划算呢。
至我以上人人平等,至我以下階級分明:女性社群裡的冷血邏輯(此句原非我創,但本文將其應用於女性群體內部壓迫的分析,轉化為新的框架與批判工具。)
今天在某個群聊中討論當代女性應不應該生孩子這個問題,我覺得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有一位女性詳細地講述,她生了兩個孩子以後,她多麼辛苦勞累,她多麼努力,她多麼認真地去養育這兩個孩子。她說自己因為養育兩個孩子過得多麼拮据,並解釋她認為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女人有生育權,女人就應該立馬去做。
但這個邏輯多麼可笑啊!因為不管她多麼辛苦,那與她的兩個孩子無關。是她決定了在還沒有準備充足的時候,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那麼她的苦難來自於她自己,和讓她懷孕卻不分擔的男性,而不是這兩個孩子。她明明生一個都養育困難,偏要生兩個,導致兩個孩子都沒有生活品質。她並不因為這樣自私的選擇而羞愧,反而一再講述自己做了多少,並且因為照顧孩子而感到疲憊和偉大。
可是,她的「偉大」並不能掩蓋她的自私自利。更可怕的是,她做出這樣的選擇後,一邊抱怨自己的痛苦,一邊拉更多女性跳入這個火坑,只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孤單。
而另一個女性的發言更讓人火大。她說有很多女性以原生家庭為藉口,拒絕進入婚姻,拒絕養育下一代。這是非常自私的。在她看來,原生家庭的問題是不應該提及的。她還說這些女性應該加強自己的所謂「主體性獨立性」,而不是再去回望過去的苦難,以及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
為什麼在東亞,女性可以恬不知恥地炫耀自己的階級幸福、生活順利、幸運快樂,卻能理所當然地指責大多數苦難的底層女性?
一群受盡苦難的底層女性,連聊聊自己被原生家庭的迫害和虐待都不被允許。這些生活幸運的女人們,要求這些底層女性瞬間治癒好她們的苦難。如果她們不能瞬間痊癒,她們就是沒有主體性、不獨立呢。按照這種唯心論的說法,那瘸子就應該立刻發明義肢正常行走,還要超越常人;瞎子應該為自己的眼瞎感到羞愧。
那麼按照這些幸運兒的邏輯,她們這些非底層女性,是不是也應該為自己沒上北大清華、常春藤而自殺謝罪呢?
這些所謂沒有受過原生家庭之苦的女性,總是言之鑿鑿地去指責那些有原生家庭問題的底層女性。她們的冷血程度,總是讓我嘆為觀止。這並不是一種階級矛盾,也不是「何不食肉糜」。因為那位皇帝是真的不知道底層沒有肉吃。而這些指責捂嘴底層女性的幸運兒,只不過是一群踐行「至我以上人人平等,至我以下階級分明」的冷血投機者罷了。
她們永遠無法共情底層女性的苦難,只是因為她們認為底層女性的苦難不值得被看見、不值得被討論。只應該讓大家聚焦在她們想要的話題上:比如女人要不要結婚,女人要怎麼挑選男人,男人不靠譜怎麼辦,怎麼去養育孩子。把話語權從底層女性的困境轉移到她們的階層關注點上,牢牢把控話語權,讓別人來解決她的問題。
於是,她們總是想盡辦法陰陽那些有原生家庭問題的女性,把她們的困境高高在上的指責為「不夠努力」「總是抱怨」。然後讓所有人,包括這些本就凄慘的底層女性,大家一起去為她的階層問題鼓掌,添磚加瓦。
在她們看來,底層女性的困境不是困境,而是只需要通過唯心的「獨立」「主體性」就能立刻解決的。真的是這樣嗎?
不。她的目的只是讓階級以下的女性閉嘴,專注於她的話題。於是我們又回到那句話:哪怕是在女性與女性之間,只要是東亞長大的女孩,很容易演變成「至我以上人人平等,至我以下階級分明」。
在她們看來,底層女性的困境不值得討論,卻值得被消音、被怪罪,用來承托她們的堅韌與「愛」的能力。
同時,由於這些女性的行為和對底層女性的打壓,以及「擦亮眼找好男人」的婚姻訴求,和很多男性不謀而合。於是這些非底層女性的行為,就會受到男性的追捧、推崇和肯定。因為她們無形中幫助男性獲得了更多榨取底層女性的機會。
也就是說,她們實實在在地做了幫兇,還以此為榮。畢竟會面臨慘案的大部分是底層女性,而這些非底層女性遭遇的機率很低。
我理解,人和人的苦難並不一樣。你可能無法真正共情沒有經歷過的痛苦。但當她們冷血地說底層女性的苦難「不算事」時,那她們的事也與底層女性無關。
如果這些女性有一天不幸墮落至底層,她們也應該被旁觀,就像她今天冷冷地說「原生家庭不是不婚的理由,女人應該自立自強獨立」一樣。
共謀機制:女性與父權合流
這些非底層女性的邏輯,恰好幫助了父權:
她們否認底層女性的苦難;
她們推動婚育話題的正當化;
她們換來男性的支持與肯定。
原创術語:共謀機制 ——在父權的操盤下,女性成為女性的壓迫者。

繁體版(第三段)
東亞的殘忍正在於此:
它不允許受壓迫的人講出自己的困境和苦難,還要笑著、大度地、瀟灑地說「沒事,我行」。
不去追責,不去問責,不去找問題,而是自己去解決別人的問題。直到熬乾了自己,成為那個苦兮兮的祥林嫂,然後被東亞人嫌棄、被所有人合理合情地拋棄。
就如祥林嫂,就如松子(《讓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但東亞不承認他們是冷血的、無情的、沒有同理心的。他們會說自己是「和諧」的。
只因為他們總是殺人不見血,所以可以光明正大地說自己是「和諧」的。
只因為他們做的錯事永遠不承認,就可以當作沒發生過。
只要甩鍋成「我是為你好,我的出發點是好的」,那麼自己導致的災難就不叫災難了。
把自己那些齷齪陰暗的算計藏起來,一邊做著邪惡的、沒有底線的事,一邊假裝受害者、假裝高風亮節、假裝不是故意的、假裝宏大敘事。
被欺負了,忍氣吞聲不去追責,然後向自己的孩子、向自己的下屬發洩怨氣,這叫「和諧」。
被奴役,然後反過來跪拜奴隸主,歌頌奴隸主,這叫「和諧」。
每個人臉上都揚著幸福的微笑,連角度都已經被量角器算好,每個人都一模一樣。幸福、和諧,好像沒有階層,沒有性別壓迫。
只要不談數據,不談現實,不談「一個人活不起,而另一個人卻擁有1.5億資產」的對比。
那麼收入1.5億的人與每月不到100元的人,就可以一樣「和諧」「體面」。
這就是清清白白的東亞和諧。
又或者我確實應該「誇獎」儒家,誇獎商鞅的御民五術。
因為商鞅最後說:「若五術不行,則殺之。」
而東亞做到了——
被奴役剝削到底的人,會自願自殺,覺得自己的死是詩意的、凄美的、有尊嚴的。
反而反抗、追責的人,才是不體面、不和諧的。
東亞虛假和諧機制:殺人不見血的文化表演
東亞文化的毒性在於:
「為你好」話術:把壓迫偽裝成愛;
孝道話語:把控制偽裝成責任;
不承認機制:一旦否認,惡就不成立;
鱷魚眼淚免責:哭幾滴眼淚就能取代真正的追責。
這就是我提出的 東亞虛假和諧機制。
它讓人們表面幸福、笑容整齊劃一,卻掩蓋了血淋淋的壓迫。
商鞅五術——東亞實踐版
商鞅曾說:
「若五術不行,則殺之。」
在東亞,文化規訓的力量強大到:
被奴役的人會自願沉默;
被剝奪的人會自願自殺;
苦難被包裝成「詩意」,死亡被歌頌為「和諧」。
這正是 商鞅五術的現代化東亞實踐。
《東亞的虛假和諧:代際剝削、女性冷血與苦難美德化》原创術語聲明
本文提出了以下原创概念與框架,屬於作者原创知識產權,未經授權請勿用於商業或出版::
代際剝削機制
母親的雙重身份
至我以上人人平等,至我以下階級分明(框架應用於女性社群壓迫分析)
苦難即美德化
東亞虛假和諧機制
消音機制
共謀機制
商鞅五術——東亞實踐版
原创框架清單
代際剝削機制:孩子被當作父母的保險與勞動力。
母親的雙重身份:母親既是奴隸,又是奴隸主。
至我以上人人平等,至我以下階級分明:女性社群內部的壓迫邏輯。
苦難即美德化:把剝削包裝成光榮。
東亞虛假和諧機制:以「為你好」為藉口的結構性暴力。
消音機制:底層女性的聲音被壓制。
共謀機制:部分女性與父權合謀,轉移矛盾。
商鞅五術——東亞實踐版:讓受害者自願走向毀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