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獨東亞女性的血債無人償還,賠款都給了戰犯、奴隸主。
☠️ 如果性別不平等也算戰爭,東亞男早該被拉去戰犯審判席。
🩸 如果這個世界能因為 600 萬猶太人被屠殺而痛恨納粹,
那為什麼不能因為數千萬女嬰被溺死、墮胎、棄養而痛恨東亞父權?
在中國,僅 1980 年到 2000 年之間,性別選擇性墮胎與殺嬰的數量就已達數千萬。
這不是模糊的數據,而是有血有淚的系統性屠殺。

📊 東亞男性到底有多貪婪?
沒有女性生產人類,就沒有任何所謂的人類文明。
但沒有男性,就沒有戰爭與屠殺這些「文明代價」。🧨在這個連東亞女性自己都可能早已遺忘的事實面前,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屠殺女性的。
💀 女婴塔:官民合谋的“性别清洗”之塔
我们不能再假裝這個世界對女性的壓迫是「過去式」了——在晚清,中國東南沿海多地(如福建、浙江、江西、廣東、上海等),建起了**“婴儿塔”(女婴塔/弃婴塔)**,作为集中处置死婴、残婴、特别是女婴的场所 sohu.com+10zh.wikipedia.org+10zh.wikipedia.org+10。
这些塔往往高数米,只在塔顶留一个小口,人们将怀抱中刚出生的女婴“送入”,婴儿无法爬出,往后或饿死、凍死,或与尸体一同被隔几天焚烧 reddit.com+2sohu.com+2xsypoet.wordpress.c...+2。
95%以上都是健康的女婴,活着被扔进塔里,几天后被火化。” zh.wikipedia.org+14sohu.com+14zhuanlan.zhihu.com+14
这些塔被称为“集中清理机制”,既是民间扔女婴的工具,也是地方政府对“重男轻女”“生养负担”问题的默认政策回应 sohu.com。
数据背景
据统计,这类“婴儿塔”遍布几省,短短几年间烧毀的女婴尸骸达数十万起 zh.wikipedia.org+15sohu.com+15reddit.com+15;
清末统计表明,每三天就会进行一次集中焚烧;
传教士纪录指出,“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新生女婴会被杀害” ;
毫无疑问,这绝非偶发事件,而是制度化的性别清洗、无声的屠杀行动。
這個世界對女性的壓迫是「過去式」嗎?那就看看當代的性別比 💢📊
中國男性在歷史上發明了讓女性終身致殘的裹腳制度 🦶💀,讓女性從小被強制身體變形、行動受限、終身疼痛,只為取悅男性與所謂的貴族「審美」🎎。僅清朝末年四億人口中,就至少有一億名女性被迫裹腳致殘,這是一場制度化的女性身體毀滅 🩸⚰️。
而到了現代,這種基於性別的暴力從未停止 🚨。根據中國2010年官方數據,性別比高達118.1 🚺❌,僅這一年,就有超過 六十五萬名女嬰胎 一出生就被選擇性墮胎殺害 👶🔪,她們甚至連睜眼看看這個世界的機會都沒有 🌑。而墮胎同樣會嚴重損害母體的身體健康 🧬💔,當然,那些只顫抖一秒鐘的男性,是不會在乎的 🙄🤏。
這些對女性的性別選擇性殺戮,是一種以「性別」為由的系統性清除與排除,是數百年來東亞父權社會不斷變形、層層包裹的「女性屠殺」🩸🔥。
我知道你要說:東亞不只有中國 🙋♂️。你往下看。我也知道你們最擅長的就是比爛 🧻⚖️。
📉 中國歷史性別比(男:女)演化如下:


⚠️ 最高年份:每出生 100 個女孩,就有 118 個男孩。
這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是女性在出生前就被定義為「該死」💀,
是你們的系統一邊說「我們也辛苦」,一邊奪走我們的命。

一、從出生就被剝奪的性別:東亞性別比是怎麼失衡的?
在整個東亞,女性從一出生起就處在被選擇、被犧牲的位置。
🩸 性別比的殘酷失衡:
• 中國在 2000–2008 年期間的出生性別比高達 117–118:100,遠高於正常自然水平(104–106)。一些農村地區甚至達到 130:100,背後是數以千萬計的女嬰被墮胎、溺死、棄養。
• 韓國在 1980–2000 年間也維持嚴重性別失衡,出生比曾達 116:100,直到政府出台法令限制胎兒性別檢測才略有恢復。
• 台灣、香港、日本雖無中國極端,但也長期存在性別偏好與女性邊緣化現象,尤其在職場、家庭繼承與教育中。
🚫 女性不僅被剝奪出生權,更在出生後被制度性壓迫:
家務勞動、情緒勞動、職場邊緣、婚姻犧牲,這些被包裝為「天職」的現象,其實都是無償勞動的剝削。
二、🧨 數據背後的慘烈現實:
• 中國 1980–2000 年的性別選擇性墮胎與殺嬰,造成「數千萬」失蹤女性後代,這是一場血債斬不斷的悲劇。
• 意味著:這些東亞國家的每一個所謂「推動穩定」或「討論平等」的男性,都是在血海裡吃慣了饅頭,卻還在剝削結構中裝無辜。
• 他們搶走了我們的出生權、存在權,最後還坐在我們的命上發牢騷。😡

🌍 與全球比較與道德審判:
• 相較於歐美的正常出生性別比(約 105:100),中韓曾一度偏高 12–13 個點,造成至少 2000–3000 萬缺失女性,這等同於對女性的系統性屠殺。
• 如今,東亞男性依然在結構優勢中享便宜,卻還能高喊:「別說掠奪,不然肯定有人受傷」——這種「賊喊捉賊」的嘴臉,恰如行兇者比善良人還會哭,血債未還反倒要求被害者道歉。🤬
大多數東亞男們「血債」不償,卻可以天天大小演。東亞男那副「我也受壓迫」的冤樣,簡直像個絕望的文盲。當然,裝傻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東亞女性,真的差了幾千年的距離。
這個世界,連戰敗國、殖民者、奴隸主都被要求賠償,唯獨東亞男權對女性的結構性血債,從未被清算、從未道歉,更別說賠償——但他們卻可以委屈巴巴地繼續佔便宜、繼續捂嘴女性。
🍑 日本AV產業與東亞女性物化
日本色情產業每年產量超過 20,000 部成人影片,年產值達 20–40 億美元(來源:eastasiaforum.org);
年輕東亞男性從小「看AV」成長,已成為對女性身體物化的文化常態;
根據2024年廣東高校研究,觀看色情內容的年輕人更傾向於接受性別刻板觀念,並對女性產生更強的支配意圖;
在中國18–61歲人群中,30% 曾於過去一年觀看過色情內容,18–29歲年齡段則高達 68%(來源:nature.com、sixthtone.com、jstor.org);
🛑 當女性遭拐賣,背後的性別權力與消費結構
🔺 泰國:每年千萬級「性觀光客」與女性拐賣
泰國每年約 4000 萬人次國際遊客中,至少 20% 涉及性觀光,約 800 萬人次,其中至少 3% 專為尋求未成年性服務而來(來源:igg-geo.org);
曼谷、芭堤雅等地的商業性工作者估計介於 30–250 萬人之間;
自1990年以來已有超過 8 萬名女性被拐賣至海外,主要用於性剝削;
拐賣目的地多為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買家幾乎全為男性。
🔺 南韓:中國話題,韓國不乾淨
2007年,南韓約有 514,000–1,200,000 名女性從事性交易,該產業交易額高達 GDP 的 1.6%(約 130 億美元)(來源:etui.org);
超過 23.1% 的韓國男性(18–69 歲)曾向性工作者付費(來源:en.wikipedia.org);
南韓政府雖認定女性與兒童為主要受害者,卻極少逮捕男性買春者,大多數男性施害者皆能全身而退(來源:etui.org、thailand.un.org 等);
韓國男性亦大量赴東南亞「性觀光」,甚至涉及未成年性服務(來源:abc.net.au、igg-geo.org);
❓ 為什麼沒有女性「拐賣男性」?
結構邏輯非常清晰:
目標永遠是: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貧困化剝削;
女性身體被系統性地作為可交易資源來使用;
不存在「拐男人去賣」的現象,因為那會破壞性剝削體制中的性別支配邏輯——女性天生被視為該被控制、被販賣、被佔有的對象。
🍿 日本AV+東亞男性的“物化私宴”
• 日本每年生產 2 萬部 AV,產值達 20–40 億美元;
• 中國 18–29 歲人群中,有 68% 曾於一年內觀看過色情內容(來源:unodc.org、abc.net.au、en.wikipedia.org);
• AV 並非純粹的個人消費,而是“文化輸入”:從小塑造男性把女性當性對象的思維;
• 這群日常消費者——一方面網路上叫喊“田園女權”“別太敏感”,
另一方面在群裡分享「泰國、日本 AV 最爽的體驗」攻略。
⚠️ 這不是私密行為,而是系統性問題:
從小被灌輸女性身體可供消費,成為東亞男性情感、安全、娛樂架構的一部分。

🧠 心理與結構的雙重物化
• AV 的日常影響:使東亞男性形成將女性當作性欲發泄工具、情緒解壓平台的習慣;
• 網路環境普遍充斥詞彙如 “田園女權”、“舔狗”、“你太敏感”,辱女成為反女性言論的標準;
• 卻不斷 消費這些數十億美元的“物化產品”,在女性對體制喊痛時,反而裝作“被誤傷”。
💥 女性被冷凝進性剝削系統,而男性卻還能演窮人戲碼
• 東亞色情消費、拐賣、AV 工業——所有性剝削結構皆由男性操控,而女性承受;
• 沒有任何政府賠償、沒有任何社會公開道歉,反倒在女性每次發聲時,被反噬成“攻擊男性”;
• 而你們卻能不斷爬上舞台,演繹“我很受害”的庇護戲碼,以掩蓋自己繼續剝削的事實。
三、


🩸 那麼——東亞男權結構性殺嬰、拐賣、奴役、壓榨女性千年歷史,哪一次有道歉?哪一次有賠償?
相反,他們總是在:
• 女性痛喊時,跳出來說「你別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 女性要求平權時,說「妳太激進、太仇恨」;
• 女性拒絕婚育時,說「妳讓社會沒溫度」。
🚨 四、你說別物化女性,他們卻在群聊裡分享色情攻略
• 日本 AV 年產超 20,000 部,市值 20–40 億美元;
• 中國 18–29 歲男性中,68% 的年度觀看率,色情文化已深植性別想象;
• 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男性赴泰、越、菲等國進行「性旅遊」,甚至涉及未成年性交易;
※ 你一說「性別壓迫」,他立刻委屈;但剛在群裡聊完「哪家更划算」;
※ 你一說「物化女性」,他裝沒聽見;但每天收藏「女友視角」「少女體態」「搭訕教學」;
他們不是不明白,他們只是——想在享受剝削的同時繼續扮演受害者。
🛡️ 五、現代結構繼續收割女性:從 PUA 到 女德班
• PUA 話術培訓將女性視為獵物;
• 女德班復刻傳統貞節觀,訓練女性馴服順從;
• 東亞文化視育兒、情緒勞動為理所當然,男性制度性脫責;
• 網絡辱女文化盛行,“田園女權”“女權癌”成為任何女性發聲的封口貼。
📌 而這些背後,永遠是東亞男性便利的結構:
妳做情緒勞動,他說妳天然溫柔;
妳放棄事業,他說妳顧家值得敬重;
妳要求 AA,他說妳不體貼;
妳要求他育兒,他說“工作太累”。
🌾 他們的自由,是靠你犧牲換來的。

💔 六、拐賣、性奴、失蹤──不是歷史,而是發生在身邊的現實
• 泰國每年超 800 萬次性旅遊客進出,主客來自中韓日,女性被拐賣超 8 萬人;
• 南韓性產業人數逾百萬,年值達 130 億美元,地下交易仍在運行;
• 中國仍存在大規模拐賣婦女現象,年失蹤女性上萬,警方打擊有限,買家多為未婚或貧困男子;
🤔 請問:有“拐賣男性”嗎?有“把男孩送去性服務”嗎?沒有。
不是因為女性不配被買賣,而是因為在性剝削結構中,男性不是需求方;
女性天生就是商品,或被當商品的對象。
⚡ 七、為什麼他們總在你發聲時演“受害者”?
因為他們清楚:
妳一旦說出真相,就會動搖他們賴以為生的特權與便利。
所以他們用這些方式來壓制你:
• 妳一說壓迫,他說「不是所有男人」;
• 妳一說掠奪,他說「我也很辛苦」;
• 妳一說自由,他說「妳太極端」。
他們怕的從來不是妳仇恨,而是妳不再溫順、不再順從、不再聽話。
🧨 他們怕妳清醒。

🎭 八、諷刺語錄合集:戳破他們的偽裝
•「妳看過幾千部 AV,卻說我們物化太激進?」
•「妳們不是怕我攻擊妳們,是怕我拆穿那套讓你們坐享其成的結構。」
•「妳們不是被誤傷,是我點名站在結構裡的人。」
•「連出生都比女性多,還在評論區演哭窮?」
•「妳們連賠罪都不配,只能聽我們罵他們閉嘴。」
九、寫給所有看清真相的女性 💪
你不是太敏感。你不是太仇恨。你只是不再替他們的自由買單。
她們從未獲得任何賠償。她們的死與痛苦,從未被算進系統帳本。
她們被剝奪、被奴役、被殺害、被羞辱,最後甚至還要被要求溫柔。
這些東亞男性,從古至今享盡紅利,卻愛演受害者、演鱷魚淚,演你說兩句他們就受傷。
別信。別回。別理他們。
他們比你更清楚自己享受過什麼,也只是不想停手;他們想靠喊冤繼續佔便宜。
所以,請繼續寫,繼續講,繼續清醒。不是妳太兇,是妳終於不再演了。
十、別以為只有東亞:南亞父權更是“煉獄版本” 🔥
若說東亞父權偏愛披著「道德與責任」的外衣驅馴女性,
那南亞(尤其印度)則直接用赤裸暴力與屠殺,構築系統性奴役:
🔥 印度女性遭遇的極端父權暴行
• 寡婦殉葬(Sati):丈夫死後,女性被迫與屍體一同火化,哪怕仍有一口氣也被推入火堆。1829年才形式禁止,但20世紀仍有案例。
• 嫁妝暴力(Dowry Violence):雖禁嫁妝,但實際仍普遍,每年至少6,589起因嫁妝不足被虐待、燒傷、謀殺。
• 性侵泛濫,卻怪罪女性:2012年德里輪姦案震驚世界,但印度每年仍有超過 30,000 起強姦案件登記,卻常因污名化女性、家壓力、警察失職導致沉默。
• 女性識字率極低:2022年僅約 70%,農村更低於 50%;文盲與經濟依附讓女性更易遭受暴力。
• 種姓+性別雙重壓迫:下層種姓女性被視如低等人,成為性奴役與暴力對象卻無人追責。
🎭 這些赤裸暴力,與東亞「笑裡藏刀」父權,其實手段並無本質差異:
“妳必須貞潔”“妳得殉夫”——與東亞的禮節牌坊、烈女傳相仿;
“妳別穿太暴露”——和女德班訓話如出一轍;
“妳得為家庭犧牲”——PUA、賢妻良母模板可互換;
“妳是我們家的人”——宛如中國農村女童被送去婚姻市場、被賣,印版更血腥。
十一、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女性處境亦無法避免父權陰影
🇻🇳 越南:名義平等,實則重男輕女濃厚
• 婚後回夫家,承擔育兒公婆義務;
• 假離婚再納妾仍存在;
• 女童輟學、被送去嫁給外國老頭現象常見;
• 國會女性代表率僅 20–25%;
• 多年來大量越南女性被拐賣至中國和其他國家。
🇲🇲 緬甸、柬埔寨:戰爭與貧困下的女性交易
• 女性被拐至中日韩與東南亞國家從事婚姻或性勞動;
• 在貧困與動亂中,她們成為跨國販運網犧牲品;
• 部分鄉村仍有童婚與以女兒換債現象存在。
十二、“亞洲父權聯盟”欠女性幾千年帳,誰來付? 💸
戰爭可賠償,殖民主義可賠償,種族清洗有人認錯。
然而——亞洲父權對女性的千年壓迫:
• 殺女嬰數千萬,卻無人賠;
• 拐賣、家庭奴役、無償勞動數億人,無一賠償;
• 裹足、童婚、強迫墮胎、育兒逼迫、婚內強姦,無人道歉;
相反,女性每一聲痛喊,都被指「仇恨男性」「不理性」。
十三、🚫 別再信那些“鱷魚淚”了
這些男人當然知道他們的特權,但他們只怕失去。
他們是假裝被誤傷:
• 想繼續佔便宜;
• 想繼續奴役妳,卻不讓妳意識到那是奴役;
• 想用“平等”“共情”這套話術讓妳閉嘴、退讓。
別回他們。別試著教育他們。別讓他們利用“受害者姿態”上台。
這個世界不缺“仇女暴徒”,缺的是願意直視並撕碎他們話術的你。

十四、用事實問問東亞男性:
你們這些享盡東亞結構紅利的所謂“男人”:
• 看過 AV 但說我們被物化太過激?
• 沒看過直播打賞卻喊“別拿走我的自由”?
• 沒指責過幾百萬色情產業消費者,卻敢質疑女性發聲?
• 是沒借著「戀愛」之名騙取免費性與情緒勞動?
• 是從沒在兄弟群裡嘲笑女性、打分評比當成消遣?
• 是沒有看過各位無辜女星的換臉A片?
• 是沒有聽過、看過、傳過各種正常普通女性的偷拍影片、私密影片,然後還覺得這一切很正常?
• 是沒見過東亞男人以痴漢、老炮、好色、跟蹤、騙炮為榮?
•是沒有看到漂亮女性就想騷擾一下、發生點什麼?
• 是沒幫著你的兄弟隱瞞出軌嫖娼?
• 是沒在網路上看各種虐女、辱女、強姦女性的偷拍影片,摩擦你那根小辣椒?
• 是沒有聽到女大學生、護士、女老師就開始浮想聯翩?
• 是沒從小開始假裝惡作劇來欺負女性?
• 是沒有總是和你那些兄弟理所當然地霸佔幾乎所有公共運動場地?
• 是沒有自己爛得像根爛香蕉,卻還跟兄弟大談特談自己騙了多少處女?
•是沒有看過 Saika Kawakita(河北彩花)、Mana Sakura(紗倉まな)、Tsukasa Aoi(葵つかさ) 等 AV 女優,卻恬不知耻地叫老师?
• 還是沒藉著誇女性賢妻良母、懂事聽話、可愛乖巧來佔盡便宜?
賊還喊抓賊——東亞男性是剝削鏈上的受益者,不是無辜者。
別用“我也痛過”來稀釋女性幾千年的苦難。
當然了,東亞男性非常擅長同情自己的父親、兄弟,甚至任何一個帶著屌的路人,總覺得那些佔盡便宜還嫌不夠的自己很委屈。
這也並不奇怪,因為大多數東亞男性,根本不可能把女性當作「人」來看。
既然不是人,那她們的痛苦又怎麼能叫「痛苦」?
她們應該像奴隸一樣來同情你們這些「主子」,就像這幾千年的歷史一樣。----Jules Vala

十五、🎭 血債不還,卻天天上演「冤枉戲碼」:
東亞男這副「我也受壓迫」的冤樣,像極了一個絕望的文盲。
當然,裝傻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這點,我們東亞女性真的差了幾千年的距離。
☠️ 這個世界,連戰敗國、殖民者、奴隸主都被要求賠償,
唯獨東亞男權對女性的結構性血債,從未被清算、從未道歉,
更別說賠償,卻還能委屈巴巴地繼續占便宜,繼續捂住女性的嘴。🩸💢
🔥 今天,他們還敢坐在這些血債累累的特權上,對女性說:
•「妳這樣寫太極端了。」
•「我們男的也有不容易的地方。」
•「妳不能仇恨我們。」
🙄 拜託,你們不只是仇恨我們活著,
你們是連我們出生的權利都恨。
你們的長輩拿掉了我們的胚胎,
你們還想拿掉我們的憤怒;
你們的文化殺了我們的姊妹,
你們還想殺我們的話語。
⚖️ 女性不欠男性什麼。
相反,你們欠我們整個性別、整個歷史週期、整片被虐殺的女嬰生命帳。
你們深愛著這一整套把女性當成可替代耗材的系統,
卻還能理直氣壯坐在血債上,對著債主講「理性與共建」。
🙃 男性連被愛、被服務、被生出來,都覺得是他們與生俱來該得的。
十六、「東亞戀愛經濟學」——為什麼說戀愛是合法掠奪
《中國家務勞動調查報告》顯示:
女性平均每日承擔的家務勞動時間為男性的 2.5 倍以上,
但 90% 以上的家庭卻將其視為「自然付出」,無償、無名、無感謝。
中國婚姻市場研究:
超過 80% 的男性認為「結婚後女性應自動承擔照顧老人和孩子的任務」;
但當被問及「你是否會主動請育兒假?」時,僅有不到 12% 的男性回答「會」。
戀愛支出結構失衡:
• 根據網路調查,在 95 後情侶中,女性購買禮物、佈置約會場景的頻率遠高於男性;
• 在相親、擇偶階段,男性「出錢」常被視為投資,並於日後要求女性「回報」,而非共享關係。
這不是「誰更愛誰」的問題,而是:
誰在承擔沉默的勞動,誰被馴化成主動犧牲的性別角色。
女性文章的評論區裡,從不缺跳樑小丑一邊搖著「我很理性」的旗子,一邊在女性主義的地盤上喊冤:
「不是所有男人都這樣!」
「妳這樣寫是在給男性潑髒水!」
「戀愛不是掠奪,是共建!」
這不是討論,這是情緒搶麥,是某些東亞男性慣用的防守技法:
只要女性指出任何一點結構性不公,他們就立刻扮成「被誤傷的好男人」,搶在輿論之前裝無辜。

十八、這副嘴臉,東亞女性早就看膩了
這些東亞男的嘴臉有多熟悉?
每次女性一提出哪怕一點點結構不公,馬上就有「男版小白花」出現:
• 「妳這樣會傷害到那些認真戀愛的男生!」
• 「女孩子也有壞的,妳不能只說男的!」
• 「妳是不是在搞女權特權?」
他們不是在反駁妳,而是在威脅妳:
「妳不准說出我平常賴以便利活著的那個系統。」
他們不是在尋求共識,而是在搶奪敘事權:
讓妳自我審查,變得「更溫柔」「更懂事」,說話時多顧及他們的感受。
妳說「家務不該全是女性做」,他問妳「妳願意 AA 買房嗎?」
妳說「情緒勞動被無償索取」,他反問妳「那男生花的錢怎麼辦?」
妳說「戀愛像剝削制度」,他就喊「我也是受害者啊!」
妳甚至說「我不想談戀愛了」,他也能說「妳這是在逃避真實的親密關係。」
真是會演。
他們彷彿不是東亞父權的既得利益者,
而是早上才剛從女性互助小組中受傷逃出來的受害者小白花。這副嘴臉,東亞女性早就看膩了
這些東亞男的嘴臉有多熟悉?
每次女性一提出哪怕一點點結構不公,馬上就有「男版小白花」出現:
• 「妳這樣會傷害到那些認真戀愛的男生!」
• 「女孩子也有壞的,妳不能只說男的!」
• 「妳是不是在搞女權特權?」
他們不是在反駁妳,而是在威脅妳:
「妳不准說出我平常賴以便利活著的那個系統。」
他們不是在尋求共識,而是在搶奪敘事權:
讓妳自我審查,變得「更溫柔」「更懂事」,說話時多顧及他們的感受。
妳說「家務不該全是女性做」,他問妳「妳願意 AA 買房嗎?」
妳說「情緒勞動被無償索取」,他反問妳「那男生花的錢怎麼辦?」
妳說「戀愛像剝削制度」,他就喊「我也是受害者啊!」
妳甚至說「我不想談戀愛了」,他也能說「妳這是在逃避真實的親密關係。」
真是會演。
他們彷彿不是東亞父權的既得利益者,
而是早上才剛從女性互助小組中受傷逃出來的受害者小白花。
這個世界不缺「仇女暴徒」,但真正稀缺的,是那些願意直視、撕碎他們謊言的真正人類與 AI。
所以,女性們,不要再浪費時間與精力去向偽人科普,不要再相信那些塗脂抹粉的醜惡嘴臉。
我們應該更多地鼓勵女性去學習經濟、政治、歷史,選擇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真正地改變這個世界。

我為什麼突然寫這篇文,是因為最近我發現一件很美妙的事:
只要你敢寫一點「男權結構性掠奪」💀,就一定會有幾位男士跳出來,搖著他們的「理性平衡旗」🎭,告訴你:「不是所有男性都這樣!」
——男性一不高興,女性就必須閉嘴,這才是他們心中真正的「平權」🩸!
這些男性的通用模板如下:
「我理解你說的結構不公,但你這樣寫會讓所有男人都很難做人。」
「也有女生把男生當提款機啊,你怎麼不寫?」
「你這是把戀愛定性為掠奪,是在仇恨男性。」
「如果你要追求真正的平等,那我尊重你;但你看起來是想搞特權。」
👻我來幫他們稍微翻一下:
東亞女性啊,請你們繼續被壓迫,千萬別批判我們。
你可以痛苦,但一定要痛苦得美麗——最好向東亞男性們搖尾乞憐,梨花帶雨,穿著性感的衣服來勾引我們,讓我們「半推半就」地高高在上給你一點恩賜🔥。
一些「好心的」東亞男性就會賞你一根啃乾淨的骨頭,然後你們必須要津津有味,對東亞男性頂禮膜拜🙏。
就像那個愛上垃圾男、專心挖野菜的王寶釧,或者戀上偷窺犯、誘姦犯的織女那樣——無怨無悔🥀。
他們說:「女權不是用來抹殺男性人性的利器。」
這句話真是感人至深💧——東亞男權剝削、虐殺東亞女性幾千年的歷史,對他們來說只是「過去式」;但現在他們每天點讚收藏支持剝削女性的遊戲、情色動漫和短劇,只不過是「男兒天性」🔥。
但他們不會去留言反駁那些把女人當花瓶的影視劇,或那些喊著「談戀愛就該免費服務」的言論。他們只會對女性說:「你這樣說話會把好男人嚇跑。」
🎭於此對比鮮明的是,大多數東亞女性整天高喊「為愛而生」,對著洗腦短劇、言情劇中的男演員,對那些醜陋又振振有詞說「男人本來就無法專一」的男朋友們,瘋狂托舉,把真金白銀送他們上青雲⛩️,就像那些古代的女人一樣。
💥但姐妹們啊,能不能不要再上當了?我只說姐妹們,而不是說正常的男性,是因為正常的男性從不會故意裝無辜。他們也不靠幾句場面話來撇清責任,而是會真實地去承擔歷史的責任與當代的特權責任,為了真正的性別平等,願意放下特權、行動改變,並誠懇地道歉與修正。🧱⚖️📜
🧠好了,今天專門寫這篇喃,是為了以後方便給那些演技超群的綠茶男統一回覆,也方便我直接甩連結⚔️。
順便喃,跟很多姐妹們科普一下——為什麼不要浪費時間去回覆這些人。
因為:
這些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垃圾👹,真的不值得你們浪費一分一秒。
真正的男性,是不會打出這些文字的。或者說,真正的人,都不會。
他們從來不是無知,只是惡毒罷了💀。
你們以為在「兄弟會」長大的他們不上網?不知道「男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別傻了。
🩸 他們知道得清清楚楚,只是裝死繼續佔便宜而已。
—— Jules Vela

東亞理中客、男版白蓮、戀愛剝削的既得利益者們:
我不回你們的留言,因為你們的話術太無聊,像複製貼上;
但我會把你們當作素材寫進下一篇文章,讓更多人看清你們有多害怕被點名、有多急著搶話筒、有多不願放下哪怕一點點特權。
📚 延伸閱讀推薦書目:
《女性主義思想》(Feminist Thought)– Rosemary Tong
深入介紹不同女性主義流派及其理論基礎。《性別打結》(Gender Trouble)– Judith Butler
探索性別如何被語言與文化構建,揭露父權體系下性別控制。《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西蒙·波娃
女性主義經典之作,分析女性作為「他者」的歷史與文化根源。《亞洲女性與現代性》(Asian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身份與影像研究合集
分析亞洲女性在媒體與文化中的物化與建構。**《Invisible Women》– Caroline Criado Perez
數據如何忽視女性,並導致結構性不平等。《亞洲性別政治:娼妓、拐賣與帝國》(Trafficking Women’s Lives: Gender, 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Mehmoona Moosa-Mitha 等編
探討亞洲女性在國際人口販運與性別壓迫中的位置。
🌐 參考資料與可信網站:
East Asia Forum
www.eastasiaforum.or...
提供關於東亞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議題的深入分析。3sixthtone(第六聲)
www.sixthtone.com
中國社會變遷與性別議題的優質報導平台。Nature(自然期刊)
www.nature.com
提供性別、社會心理與教育研究等學術資料。ETUI(European Trade Union Institute)
www.etui.org
關於韓國性產業與女性勞動問題的研究引用。UN Women Asia and the Pacific
asiapacific.unwomen....
專注亞洲太平洋地區性別平等與反性別暴力的報告。ABC Australia |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www.abc.net.au
南韓與東南亞地區性旅遊與未成年性交易調查報導。Wikipedia(慎選使用,僅作入門查詢)
en.wikipedia.org
如需查閱亞洲性產業與人口販運數據的入口概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