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轉身就結束,再一個轉身又新生的開始
同樣的方法我也在晚上睡覺時使用。我以坐脫立亡的思想為中心,告訴自己這一當睡去,一如與死亡無異,提醒自己完全地放下與白日所有的事情,並期待明日若再醒來時,等同於重生的自己,繼續承繼著前一日的事物,再次展開生活。

分享:關於我對世界末日預言的看法
所以我始終相信——再大的災難、再猛烈的地震與海嘯,都無法真正沖刷掉人心中深藏的痛苦與業障。唯有當人們開始真正理解彼此、超越對立,才能找回那個真正令人安心的「太平盛世」。

英倫遊記1--珍惜眼前人
還是那句老話,唯有珍惜眼前人。她在彼岸,我可以做的實在不多,間中傳個有趣訊息給她,吃到好吃的東西拍張照片給她看看,也許就是這樣而已。

生與死的協奏曲(六)-最後再活一次
找到堅定、可靠的人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
生與死的協奏曲(二)-簡單的光合作用
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我還可以自給自足,物種活到現在,完滿了。
生與死的二重奏07|最後的感謝
如果在夢中,又很快就要離去了的話,我應該會有這份信心與勇氣去感謝了吧?

分享:人生首次Podcast獻聲
這一次的podcast體驗,給了我一個全新的方向,我想要把「從煩惱中解脫」做為是此生最重大的課題,持續地練習、精進,並嘗試著透過各種管道與更多朋友分享。感謝這一次活動帶給我啟發。謝謝 與大家。
生與死的二重奏06|死也要在途上
一切從簡,遺產全歸伴侶,請你好好活下去,靜待再遇一天。還有,生時未能離開,那麼,死也要在途上。

生與死的二重奏05|問祢
我想知道 關於祢的一切

節錄《看穿生死,好好告別》死亡的開端
長生不死其實不是誘人的選項。事實上,正因為每一天都在倒數計時,才讓每一天成為無比貴重的禮物。每個人的一生當中,只有兩天的時間不到二十四小時,像書擋一樣夾在我們人生的兩端:其中一天,我們每年都會慶祝,然而是另一天讓我們看清生命的可貴

她乡电台播客更新 | 当我们坐下来,理性讨论死亡
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直面一个沉重却无法回避的话题——死亡。或许它一直被视作禁忌,或许我们都曾在深夜独自思考过它的意义,但今天,我们选择在这里,以开放和诚实的态度,将它带入对话之中。嘉宾们分享了他们关于生死的思考:生命是否本质上就是美好的?当痛苦无法缓解,个体是否应该有选择离开的权利?死亡的自主性与社会的伦理…

七日書:生與死的二重奏~來去之間、不枉此生
第六題(樂章):地球上的生物從一出生就得面對未知的死亡的風險,你有想過在生前替自己寫遺屬嗎?如果有,你想為自己寫怎樣的遺屬或辦怎樣的喪禮?如果沒有,你想試著為自己在生前寫遺屬嗎?
七日書:生與死的二重奏~回到最初的自己
第二題(樂章):如果有一天,在你的生命誕生於地球之前,神告訴你說:你可以選擇除了人類以外的生命誕生於地球,請問你會選擇怎麼樣的生命(生物)?為什麼?
生與死的二重奏01|最後一場節目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或者生命已經走到盡頭,此刻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或者在剩餘的人生時間內怎麼規劃你想要做的事情?Huahin, Thailand 如果明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好好的,為自己、家人和好朋友煮一餐飯。要弄我喜歡的小籠包,或許會包餃子,還要弄我從媽媽那裡學來的荔芋炆鴨。 我說過,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在一大群人面前我就會不知…

七日書生死二重奏:幸會了,所有人
第一題(樂章):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或者生命已經走到盡頭,此刻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或者在剩餘的人生時間內怎麼規劃你想要做的事情?
分享~走過年歲,看見本來的我
我陪伴著這具身體從孩童一路走到今日,看見這一期生命從清晨走向黃昏。或許我的心智,仍停留在一種無齡的狀態,但我深知,能這樣覺察著,無悔地老去,已是莫大的福分。
分享~生死之間的樂章:醫院裡的領悟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便開始為自己構築世界。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皆透過「自我」來體驗。然而,終有一天,我們必須與這個「自我」告別——在這場夢境中離去,或在下一個夢境中甦醒。若能真正理解這點,那麼,還有什麼煩惱值得我們用一生來緊握不放?
凝鬰一日
週六一早這天進公司,從老闆那得到一個驚人消息: 我們的一位女顧客,在周六凌晨一點多,因為驟發心肌梗塞,送醫急救後,兩點多搶救無效身亡。這消息實在太讓我們所有同事震驚!得知消息,也私訊了正在休假的愛買菜同事,一整天我們同事都陷入一股凝鬰的感覺,一開口想講話,就忍不住先嘆氣。

驚心一夜
早上進了公司後,展開一天工作之時,卻同時發現馬祖同事神情頹委疲憊不堪,開口問了後才無比驚詫摀著胸口長吐口氣。「我昨晚快兩點時被叫醒,然後就在急診室待到早上七點多…」 昨晚,馬祖同事的老公因為突然的鼻血不止,急忙叫醒同事,同事緊急撥電話叫來救護車,在醫院急診室量了血壓,收縮壓竟然…

閱後感:《改變人生的14堂課 - 哲學的教室 / 小川仁志》
人的一生,不過是漫長的地球歷史中短位一用瞬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