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教導誰?
為何我們只談後輩該如何,卻從不反省長輩該成怎樣?

唔好怕蝕底
當吃虧被神化為美德,權益反而被制度性剝奪

當「上天入地式學理批判」被貶為不接地氣
一則回應與觀察
你死好過我死
當自保被奉為理所當然,集體生存空間只會愈來愈窄

人心惶惶下的「算啦」文化
當冷漠被當作務實,社會的底線便逐漸消失

獅子不會笑企鵝:從生態平等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荒謬
自然界的仁慈與人類社會的殘酷投射

做人唔好太出頭,槍打出頭鳥
沉默文化的生成與代價

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
當「忍耐」被奉為美德,沉默反而養大了不義

做人不要以德報怨
當寬容被誤讀為縱容,公義便失去立足之地

年輕人不要太多要求?— 世代壓抑的偽善語氣
把追求合理條件說成任性,只是掩飾既得利益者的不安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集體迴避與責任稀釋的社會邏輯

長輩說「做人不要好高騖遠」
當「務實」成為壓抑想像力的語言規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