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付出:讓好被真正感受到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週末,我帶著幾位同事前往上海剛開幕的第一家海底撈用餐。那時,這家餐廳還不算家喻戶曉,但它的服務傳聞已如野火般蔓延,大家聽說後既興奮又好奇。看著他們臉上那種略帶緊張的期待,我心想:這不僅僅是一頓飯,而是一次小小的社交實驗,讓大家不僅吃飽,還能從中學到東西,感受到真正的價值。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

詩之三
我曾嘗試找尋當時擁抱的氣味或許是某一個牌子的洗衣液又或許是接受過太陽沐浴的衣物 而僥幸地曾經我的衣物無意中複刻了這個味道 我為此竊喜了許久 太多的過去被遺忘你存在的意義被架空我也不再是可以為這段關係定調的主體 放任著時間使我們飄向遠方放任著記憶變得沉默 放任這個味道懸置在我的生命之中
詩之二:夢的呢喃
要說的話我是希望你幸福的 希望在短暫的生命與漫長的時光裏可以偶爾地見上你一面 你不至於負擔而我可以快樂 當我出逃的地方有你到來的痕跡 我的現實從此以後染上了不在場的人 我出賣了當下無數個當下換取那片刻的偶爾
詩之一:留住刹那
總是要寫點什麽的不然我會陷溺在無可救藥的割裂感中 我會沉浸在空洞的狂歡和無望的幻想 這是一場你無意卻親手編織的夢 由散落在時光深處的碎片拼凑而成而從現在到未來我會下意識地反覆咀嚼不斷回溯 往返在夢與現實間感受幸福

存在一种像“高智商”一样会让人觉得孤独的“高情商”吗?
源于我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对高智商的研究发现他们并不幸福,因为没有多少人真的理解他们。 然后我在想,情商,或者说,那种对情绪和感受有敏锐觉察能力的人,其实也没有多少人真的理解他们。 而世俗的情商定义过于功利,仿佛是为了他人服务的让社会协调的东西,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体现那种像智力一样的情感洞察能力。 那么实际…
【What if】七日書之七:愛意無名
昨天的夢裏,我一直在說對不起
【What if】七日書之五:思念無聲
如果可以,我想告訴你...
平淡即史詩
請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只是在此之前回頭看看,是否有可愛的人、留戀的事。
今天沒有壞事發生
有些時候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心裡的天氣,自己轉了一圈。
給世界的留言
在泥濘裡掙扎、沉浮,卻尋找到創作的契機。首次嘗試用不這麼精確的方式形容,用感受書寫,也用感受閱讀。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VS「愛自己」很矛盾嗎?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和「愛自己」很矛盾嗎?以前常聽到這兩種說法,起初聽到的感覺有點感覺有點矛盾 後來的解讀是:「不要把別人眼中的你看得太重要」,因為別人眼中的你,是種自己腦中所塑造出來的形象 而「愛自己」是「聆聽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是自己的感受。
我可能錯了
我最近很被提醒的一句話是「我可能錯了」。這句話鬆動了我很多的想法,特別是在我有些明顯的情緒時。例如聽到貓中途媽媽對於防護的確對性。我認為防護需要做,但也未必需要做到他們口中的那樣。但又基於他們有許多的經驗,「我可能錯了」就提醒了自己需要更多的觀察與體驗。

心動會是什麼?
感受得到,沒有實體,都能暸解,卻不知如何解說,感到心虛,心是什麼?又為何有動作,心動你能說是什麼?通常的反應就是想要,相由心生有了想字,你在想什麼?或許看到了你的想法,心有所動搖,心動能感受到,解說又不知從何說起,心動會是什麼?
感受
春天會復活,花朵會重生。
給一些人的信|第12封
當你覺得沒有人在意自己的感受時

娘媽 嘉言錄
生活
遊戲有沒有意義,或許跟人數有關?
之前在網路上找一些關於遊戲的議題的資訊時,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遊戲意義跟人數的關係 裡面談到: 人在什麼時候會覺得做一個事情是有意義的呢?其實有一個因素特別簡單,那就是:一起做這件事情的人越多,你就覺得它越有意義 而現實世界中都是一個人做事,為何還是會感覺比較有意義?

娘媽 嘉言錄
生命的意義

太過在意別人的感受 到底好還是不好?
太過在意別人的感受 到底好還是不好?這個問題其實想了很久,但我還是沒有一個答案,還是會忍不住太過於在意...
獲得自由與快樂
自由不見得會快樂,但快樂通常有了自由,自由就像呼吸著,無法去評價定義自由,懂得快樂釋放了自由,快樂感受到了,那自由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