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194 篇文章
Chair no Cheers

從密支那到台北:緬華身份、玉石礦和政變中的影像實踐

採訪緬甸導演伊江,緬甸發生了什麼?緬甸影像工作者如何拍電影?

标签活跃作者
  • NGOCN
    NGOCN

    独立媒体,非营利性质,我们关注环境、教育、性/别、精神健康等公共议题,提供负责的纪实性内容。欢迎在这些平台关注我们:https://linktr.ee/ngocn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ndy HsinYun
    Wendy HsinYun

    NGO 退役小螞蟻,探索 web2 與 web3 的螞蟻洞。

    張子房
    張子房

    Sad but True

  • Matty
    Matty

    Matters 社區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Matters Community For English community: @Matterslab Everything related to Web3

    MaryVentura
    MaryVentura

    🌀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香港紀事

騙網囚奴|出書揭泰緬詐騙園區實況 收錄受害人訪談 余德寶:盼成港人了解騙案教材

事件獲廣泛報道後,輿論傾向認為受害人愚蠢,甚至活該。他解釋,自己所接觸的求助,除了誤墮求職陷阱,實際上也包括被友人欺騙,但報道出街後,大眾會存在誤解或「扣帽子」,因此今次撰書,是期望公眾了解事件的更多面向。

香港紀事

緬甸電騙 4|詐騙國際化 反思跨國營救背後 各國政府後續

錯綜複雜的跨國政治及利益輸送、加上疫情和科技改變詐騙模式,形成的地下世界似乎仍牢不可破。

香港紀事

緬甸電騙 3|拆解詐騙之都政變幕後、地緣局勢

究竟是詐騙分子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緬甸,還是緬甸選擇了詐騙?翻查園區的建造過程,可以肯定的是,緬甸國內政治和政變是其中一個主導因素。

香港紀事

緬甸電騙 2|追尋來電源頭 2,416 公里的泰緬邊界的中、港身影

不同詐騙園區的幕後背景,都能從線索中找到香港在背後。香港人被困於緬甸的詐騙園區,香港公司有份參與經營,而且不是個別例子。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如果台灣變成戰場,媒體如何繼續報導?從緬甸內戰採訪看台海戰爭危機

本文作者楊智強為自由記者,長期致力於緬甸採訪報導,近日台灣熱烈討論戰時防災的日常準備議題,故此分享於緬甸戰區和地震災區採訪的媒體經驗。

香港紀事

緬甸電騙 1|從台灣到緬甸 回溯詐騙歷史、幕後軍政商黑網絡

受害人談的那場戀愛,離不開黑幫、政治和科技的身影。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緬甸強震後的仇恨循環:軍政府與反抗軍的「賑災競賽」及戰火持續

在這場人道救援與政治角力交織的局勢中,救災行動迅速淪為平行治理的競逐場域。

nlee

【作者授權翻譯轉載】Ma Thida:停火是不夠的,緬甸需要國際社會的安全與行政介入

本文獲得Ma Thida(緬甸維權人士、作家、醫生)授權翻譯成中文及轉載至中文平台。文章談論緬甸人民在面臨災情和戰火雙重打擊下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脅。

far

如何将加密货币捐赠给缅甸、泰国地震受灾区?

加密货币捐款能够提供一定优势

翁婉瑩

2025 緬甸大地震

當極權政府加上天災

黃鈺晴

曼德勒

曼德勒,一天只供電三個小時,淩晨供電。曼德勒,給別的國家賣天然氣,換成槍炮轟炸自己的公民,本地居民買不起一塊太陽能發電板。曼德勒,每週都沒有新聞,因為網路管控。曼德勒,每週都有新聞,總是有人死掉,你的小學同學被人槍殺;你的家人罹患絕症無法得到治療,你的妹妹被捕了,你的朋友逃往海外,失去音訊。曼德勒,7.7級地震,震源深度…

华纳国际

缅甸赌场华纳国际注册网址: hy456.xyz

华纳公司

Claire

破曉前的緬甸:淺談 2015 年政治、教育與宗教關係的第一手觀察

這篇文章取自我 2015 年時參與 Learning Across Borders 計畫到訪緬甸的親身見聞。透過與當地人深度交流,不僅能得知當年緬甸在政治、宗教等面向的第一手資訊,還可以在實際走訪仰光、曼德勒、蒲干與景棟,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首都、佛教大城、古城與泰緬交界偏鄉等四座不同城市的差異。

service

啟翔輕金屬跨領域創新:陳百欽以前瞻的眼光不斷挑戰自己、佈局國際

國內眾多低調卻實力強大的隱形冠軍企業,持續進行轉型升級,並建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能力。啟翔輕金屬便是其中之一,不僅在上下游串聯環節,更建立具有鏈結產業的「啟翔輕金屬創新科技園區」作為研發中心,並帶領數百名員工從鋁建築材料拓展至品牌傢俱、綠能和醫療產品領域,以前瞻的眼光挑戰自我並佈局國際市場。

翁婉瑩

緬甸要你慢,你就快不起來

榮獲2023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與「最佳紀錄片」的《鑽石水族世界》,乍看是水族館的名字,卻是一座位於緬甸若開邦的養蝦場公司名稱,以及真實故事。

JC

緬甸與中國:監控的盛宴與「模範」大選

緬甸軍政府與中共合作,在全國進行精細的生物特徵識別資料收集,強化對公民的監控,為2025年的選舉鋪路。同時,2020年美國大選的種種疑雲也使其對其他國家大選的評價受到質疑。當監控成為主流,選舉成為戲劇,真偽界線變得模糊。

翁婉瑩

印緬邊境的火藥箱:緬甸難民潮如何成為中印角力的地緣政治難題?

「如果印度能協助緬甸回到民主政體,支持民族團結政府,印度將是第一個受益者。」全文刊載於《端傳媒》,特約撰稿人翁婉瑩發自印度米佐拉姆邦。

Openbook閱讀誌

話題》從反軍政府詩人克席(Khet Thi)逝世兩週年,看《緬甸,最後一搏》

1960年代緬甸政變發生時,社會也興起排華風氣,不少人選擇離開,有的就移民台灣,成為最早落腳、構成中和緬甸街的社群。楊萬利說:「選擇離開和選擇留下的人,每個人面臨的課題不太一樣。離開到世界各國的移民們,面臨的課題是『如何在異鄉重新生出自己的根』;選擇留下的人則面臨其他課題,比如緬甸每隔15到20年,就會發生類似這樣的(社會…

翁婉瑩

印緬邊境:米佐人 Mizo

印度米佐拉姆邦的米佐人(Mizo)與緬甸境內欽邦的欽族(Chin),同文同種,血脈相通,被被界河劃開分屬兩個國家。2021年2月1日緬甸政變,剽悍的欽族武裝組織與新興的民防兵,成為抵抗軍政府的難纏軍隊。當欽邦被軍政府猛烈攻擊時,年輕人留下來戰鬥,婦孺老弱跨越邊境,逃向米佐拉姆邦與曼尼普爾邦,而兩地也以兄弟情誼,傾力協助難民安置、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