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是獨裁者嗎?俄羅斯「民主選舉」弔詭的威權政治
只要普丁願意,他可以在俄羅斯贏得任何一場選舉。

断网时代的民主生存协议--从列宁的警告到公社的再生从列宁的警告到公社的再生
当技术坠落,结构仍能呼吸。MCRD(道德共识递归民主)不是数字乌托邦,而是一种可在任何文明层级自我运作的社会操作系统。它结合公社原则、民主集中制、技术赋能与认知科学,以递归代表制与道德共识取代“圣人政治”。列宁未竟的警告在此得到修复:先锋功能保留,先锋特权消失。无论区块链时代还是断网时代,MCRD 都能以手抄账本与共识会议维…
早餐必須是鹹食、平靜的地方、投票自由
2025.10.1 一早泡了一碗辛拉麵,沒有筷子沒有叉子,我拿起兩根攪拌木條當起筷子吃著軟爛的麵,覺得滿足,我的早餐必須是鹹食,是熱熱的鹹,一個人長大後的習慣大概就是成長時建立的習慣,她給我做的早餐都是隔夜菜,五菜一湯,還有滷肉還有糖醋魚。有時候她會買幾個早餐店的包子早上蒸給我們吃,奶茶也放在鍋子熱過再倒回去奶茶杯…

政治祛魅:从制度垄断到绩效合法性的瞬间转移
本文旨在对现代政治权力运作机制进行祛魅化剖析。通过分析政党制度的门槛设置、合法性构建的伪装,以及绩效合法性瞬间转移的典型案例,揭示政治权力的本质并非“神圣”或“崇高”,而是围绕权力、利益与资源的系统性垄断。本文提出:当绩效兑现形成鲜明对比时,政治格局将发生不可逆的合法性重构,而“自我授权”的统治逻辑则暴露为一种…
2025年澳门立法会选举:权力与大势下少数派民意的坚守
虽然澳门长期风平浪静,民众几乎不会公开反对中央政府对澳门的主权和管制,但不意味着澳门人愿意放弃自由民主和走向“一国一制”。许多澳门人内心是很珍视有限但珍贵的自由,并希望澳门更民主和多元,以利于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和权力制衡的。 澳门民众无论在回归前还是回归后,生活环境、所受教育,都与中国大陆不同。澳门人有自主…

人类的共同目标是追求自由
在现代世界的激烈争论中,“自由”一词常常成为意识形态冲突的焦点,被不同文化和政治体系用于互相攻击的武器。然而,如果我们将视角从表面的对立转移到人类历史的深层,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对自由的追求是所有人类文明、所有政治体制和所有宗教信仰的共同目标。
九五之尊新解
對於「九五之尊」這個詞彙,一般人都把它當成是皇帝的代名詞,當現代民主思維來說,以民為主是普世價值,人人都可說我就是「九五之尊」。

印尼群众抗议动摇“强人”普拉博沃
需要的是民主集会,来将学生、青年工人、女工和其他参与群众抗议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制定斗争策略和诉求。如果资本家及其制度继续掌权,腐败、专制政治、军方控制和警察暴力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恶毒地卷土重来。

绿营726罢免失败:台湾政治与经济危机正在深化
“依靠蓝营反民进党”与“国难当前不应抗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情绪仍会使群众在对独立出路的探索中,出现各种复杂曲折和阻碍,但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危机也持续暴露所有资产阶级政党的背叛,并且向越来越多的人证明,不进行制度变革取代资本主义就没有希望。
淺談民主計劃經濟:一個知識論的視角
從知識論的角度討論民主與計劃經濟的關係與各自的意涵,通過引介Mario Bunge、Pat Devin兩位學者分別對「系統」與「資本主義性質」的判斷來論證民主計劃經濟的可欲性

節奏文明第五篇:感知一切後,如何穩定共奏?
何為自由意志?如何選擇?判斷?

《鄉村包圍城市:民主的另一種兵法》
有人說,民主的美在於人人平等——不論你的資源多寡、學歷高低、是否住在首都,每一張選票的重量都一樣。這句話在紙上很動人,但在現實裡,它也許是最危險的安慰劑。
这不是笑话:缅甸军政府通过新法,批评选举者可判刑入狱。
刚刚在《联合早报》的即时新闻里看到一个消息:缅甸军政府通过新法,批评选举者可判刑入狱。 官方媒体用严肃语气报道了这件事,他们说得义正词严,像是在捍卫民主原则。 逻辑很简单:选举神圣,不容置喙。谁批评,谁犯罪。 在这个国家,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批评选举,坐牢;第二,不批评选举,继续生活。 但问题是,一个不让你说话的地方,早晚连“生活”也成…
政府要活下來,就要讓人民需要它
當前政治局勢下,民進黨已無法依賴過往的「受害者敘事」維繫支持,面對人民對政府效能與正當性的普遍質疑,唯有主動提出具體、可見的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方案,才能重建「被需要」的地位。與其繼續防守與澄清,不如把握國防與社會韌性等具高度共識的議題,展現執政者不可替代的角色。政府要活下來,就必須重新定義自己對人民的價值與…
台灣文化分析第二篇:從地方角頭來看共浪與民進黨的大罷免失敗
台灣特有,共感式的翻桌民主!

從南京到台北:不忘初心的那個買辦少年依舊風華正茂🤗
三民主義者,謂民族、民權、民生三者缺一不可,並進齊修,乃為本義。」——孫中山,《三民主義》講稿,1924年 一個買辦體制的真正魅力,不在於它多能討好列強與財團,而在於它能反覆穿上不同顏色的外衣,讓被治理者以為自己在做選擇。從南京到台北,這位風華正茂的買辦少年,只是學會了在鏡頭前扮演各種角色:保守的自由派、改革的建制派,偶爾還穿上街…
投完票又要罷免,這到底是民意還是任性?
面對近期的大罷免,我原本不想多談政治,卻忍不住想問:我們真的懂民主嗎?當選票變成一場短線操作的情緒遊戲,民主還剩下什麼?我並不支持任何特定人物,但我支持一種成熟的政治態度——對選擇負責,對制度尊重。

中共國祇有一個聲音
中共國祇有一種聲音,說錯了會被殺,我們能看到的內容,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 中共國民眾都是這麼被洗腦,刷認知。所以要清楚中共國的聲音,不代表民眾聲音。改變大眾的認知和價值觀。 資訊控制=認知控制,讓大眾互相咬,混亂才好控制。

不要只記得318或330:誌323鎮壓六週年
2020年投稿至《綠色逗陣》網站。現網站失效,因此刊登於此。Matters上,諸多外國人急著為318運動定性成台獨運動,後直接戴上反動的帽子。我想這些人因為心中的民族大義,自顧自地評論,而無法同理台灣青年,為了對抗中國買辦政權,以肉身抵抗台灣解嚴後最大規模的國家暴力鎮壓。但也就是這樣的現實,清楚揭示我們台灣與中國的文明發展方向完…
失敗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信念從未彰顯
2020年觀賞廖建華導演《狂飆一夢》紀錄片之後的心得,投稿至《綠色逗陣》網站。現網站失效,因此刊登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