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
20 篇文章
Tony_Chan

唔好怕蝕底

當吃虧被神化為美德,權益反而被制度性剝奪

标签活跃作者
  • 琦能異事
    琦能異事

    記載著我們的琦能異「視」

    高迪
    高迪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熱愛你所做的 ,只有這樣 ,你才能把它做好

    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Tony_Chan

香港酒樓的派錢文化:灰色規則與人情社會

利是與熟路背後的社會隱喻

Tony_Chan

香港搭檯文化:共享而孤立的都市默契

一張枱上的距離、效率與社會隱喻

Tony_Chan

從「四眼妹」到「肥妹」:語言中的暴力與文化自卑

香港花名文化背後的階級凝視

Tony_Chan

你死好過我死

當自保被奉為理所當然,集體生存空間只會愈來愈窄

Tony_Chan

合作比鬥爭更自然: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錯誤想像與文化洗腦

大自然從未如此殘酷,殘酷只是人類投射

Tony_Chan

達爾文之城:香港人為何沉迷鬥爭幻想?

弱肉強食的信仰如何塑造一座城市

Tony_Chan

香港唔興講理想,實際啲啦

功利語境下的理想污名化與公共想像力缺席

Tony_Chan

細個唔讀書,大個做運輸

恐嚇式教育語言背後的階級迷思與價值矮化

Tony_Chan

做人唔好太出頭,槍打出頭鳥

沉默文化的生成與代價

Tony_Chan

死讀書與讀社會:誰真正令你停止思考?

「社會大學」的語言陷阱與批判性學習的重建

Tony_Chan

偽創業 × 真投機:香港創業文化的價值錯位與幻象拆解

當投機被奉為「創業精神」

Tony_Chan

「你覺得呢?」:語言卸責文化與主體性消融現象

香港式反問對答的文化密碼

Tony_Chan

跳出舒適圈

從口號到方法:把「勇敢一跳」轉化為可控風險與可複製成長

Tony_Chan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集體迴避與責任稀釋的社會邏輯

Tony_Chan

長輩說「做人不要好高騖遠」

當「務實」成為壓抑想像力的語言規訓

Tony_Chan

識人好過識字

香港流行觀念背後的社會邏輯與深層矛盾

DuncanLau

共存抑或清零(被疫情困擾兩年多)

2021年已成過去,但很明顯,有很多事情不會隨之而終。例如武肺,其實到了今時今日,再用武肺這稱號已經顯得過時,它不停變種,變得連阿媽都唔認得!

高迪

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

你願意面對過去的你嗎?有沒有事情讓你想要留在過去?這篇文章,是我中學生涯最後一年的其中一份作品。雖然文筆不是怎樣的細緻,但值得留念。因,那份回憶是那麼的純粹,珍貴。原來,青春本是這樣。

琦能異事

我們也是其中一個被可憐的人嗎?

經濟不景下,老朋友年近三十踏上了失業之途。她一直都是在大機構的文員,終在尋尋覓覓了一陣子後,還是決定轉行重新出發。由最初階的圖書館助理證書開始了新的生活,旁人總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她。一來是三十歲才由助理證書讀起,二來是圖書館為什麼要讀呀?紛紛草草下了判斷:浪費時間!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