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地邁向不可逆的民族形成
本文為「跨世代論壇:近三十年台灣學運史爭辯後的沉澱」的發言稿。多年後應無出版計畫,因此公開上網。我很喜歡盧卡奇,他的「關於組織問題的方法論」開宗明義地說「不要將組織問題視為技術問題」,以現代語彙,組織問題不是一種管理手段問題而已,而是「革命最重要的精神問題之一」。我個人的體會是:組織是一個使個人與集體相互重塑的有機…
圈粉的政治明星、被圈粉的選民正在瓦解台灣民主制度
2019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白熱化,此文為對當時的評論。
獨派應堅持團結才能抗中
2019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蔡英文、賴清德相互競爭,此文為當時的評論。
「新」、「舊」黨外不應作路線之爭,而是路線之別
2018年郭倍宏先生發起喜樂島連盟,號召支持台灣獨立的民眾,向蔡英文政府訴求公投重新制憲。此為當時評論。
民族是誰的?——柬泰邊境衝突的歷史張力
要真正化解衝突,除了法律與外交手段,更需回到歷史敘事本身:承認歷史的多重性,接納記憶中的複雜與不確定,拒絕將民族簡化為二元對立、榮辱線性的發展劇本。唯有當“民族”不再被視為邊界的守護者,而是成為共享歷史與文化的起點,Preah Vihear 才有可能不再是戰爭的起源,而成為和平的象徵。

【推文】James Lindsay - America is built around liberty, equality, and individual rights...
美國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和個人權利的基礎上…
Chinesischen Neoimperialismus
Unter einem Volk versteht man eine größere Gruppe, die durch eine gemeinsame Geschichte & Abstammung, ein Bewußtsein ihrer Zusammengehörigkeit, eine gemeinsame Kultur & auch Sprache verbunden sind.

La Yunnan
La provincia di Yunnan, situata nel sud-ovest dell’Cina, è la loro terra d'origine, ma vi sono comunità Yunnan in tutti gli altri continenti abitati: questo fenomeno è noto come «diaspora Yunnan».

The Dilemma of a Modern China
The blame for China's decline was often placed on the Qing Empire, which was seen as a 'delayed nation' that failed to modernize and adapt to the changing world.

第三帝国的文化
在英法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的時候,德意志民族還是四分五裂的封建制國家,還只是「沒有民族的民族主義」。在這種境況下,德意志民族首先是在文化上完成了統一,成為「文化民族」(Volk)。「文化」是個充滿「德意志性」(Deutschtum)的詞,正是這個詞,建構出德意志民族的認同機制。這個民族的生存與統一、生機與創造,這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都維繫在「文化」這個詞中…

抗中時代下的台灣政治、社運合作的概說及後續進路
受邀前往「反服貿十周年研討會」第一場次:「十年的政經情勢變化與十年的運動推展」與談,此為與談稿改寫。關於政治部門及社運部門間的競合關係,此次研討會中有許多豐富討論,讀者可注意《經濟民主連合》後續的發文。
對於近三十年台灣民族運動的粗淺觀察
本文有幸被收錄在2023年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的會議手冊中,大會有許多資深的學者及行動者參與,做為後學的我,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但仍感謝主辦單位的邀稿,讓我能梳理自己看待過去三十年,台灣獨立運動處在何種社會條件之中。也請讀者不吝指教。
我對獨派當前處境之展望與行動 ,沒有明確的答案
此文為受邀至公投護台灣聯盟【建國怎麼走系列線上講座第一場|獨派當前處境之展望與行動】分享的底稿。近期許多台灣民族主義者針對時局提出許多看法,突然感受到泛建國派(比起意涵為「脫中獨立」的「獨派」,我比較喜歡稱呼/自稱為「建國派」)似乎已經開始對明年1月的總統選戰做準備。但要做什麼準備?為了什麼目標?現在戰情仍不明朗,我…
一個台人、港人如何互為盟友的戰略思考
台港合作是現在進行式,但該如何深化?如何推進?就必須重探台人如何因應帝國擴張的過程,基本上是重構政制,建立捍衛台人政治共同體的社會支持。而帝國必然循著政制的邏輯,癱瘓甚至破壞台人自我治理的政制及意識。此篇文章本為投稿,未獲採用因此公開讓大眾指教。
支持中國抗爭的台灣人,是台灣民族主義者
這不是聳動的標題,而是即將完成的現實。島內領有國民身分卻認同中國者,對近日中國抗爭一聲不吭。少數台灣民族主義者在自由廣場聚集,聲援中國抗爭的照片,卻被中國海外網民評論「終究兩岸一家親」。大多數台灣民族主義者對中國境內的抗爭,由於憶起過去中國網民對台灣人爭取民族自決等訴求的鄙夷及敵視,多作壁上觀,但與那些…
中国民族主义宣传下造成反弹
在这个失序时代,群众意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两极化趋势。我们看到,反对民族主义宣传的声音正在不断加大,而中共自己塑造的民族主义也在给政权带来困境。我们对于民族主义的替代方案,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全球受压迫者的团结。唯一的出路是全球的、工人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方案。

The Economist - 民族主义 走向危险的道路
从给父亲修的帝陵以及请道士看风水,迷信是普遍现象,伴随着迷信的往往是几千年流传的封建思想,两者是孪生兄弟。比如他挂在嘴边的红色基因,这和皇族血统能挂上钩。很多人误解了红基因,其实红基因就是他的血脉。与他父亲的教育有关,很多人认为习仲勋是开明派,父子的共同点是,他们隐忍,这非常可怕。有点扯远了,文盲还有一个副…

對談》我們在新寶島幹過的蠢事,以及尬聊小說:黃崇凱X賀景濱
小說家賀景濱,2020年推出《我們幹過的蠢事》,揉合科幻、後設、寫實技法,對現況提問、思索當代,獲Openbook好書獎。黃崇凱則在2021年透過《新寶島》,讓籠罩在大國陰影下的台灣與古巴乾坤挪移大交換,以地理錯位來詮釋政治與歷史關係。兩部小說都在虛構中穿插大量真實,假託近未來從異國回望台灣。2021年OB邀請二位作家對談,委請主編兩部作品的春山出…

【安倍身亡.小粉紅歡天喜地】中國民族主義新進路:民間代替官方的率意表達
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中國小粉紅一片歡天喜地,對正常人來說,自然覺得這國度冷血涼薄,匪夷所思。不過,前《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卻為中國網民說好話,稱這是「我們網友的率意表達」,更譴責一些國外勢力想利用這份「率意表達」抹黑中國。

谈谈几种关于台湾的想象
台湾的第一种想象:中共主流叙述,中华民族统一的伟大复兴叙事。这是最主流、中国宣传最广泛的叙事。这种叙事中,中华民族等于全体大清帝国臣民外加部分朝贡国人民,中华民族是自古以来存在的中华帝国道统的现代继承人。中共的执政合法性在于其可以实现民族复兴、帝国崛起,一雪1840年来天朝帝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