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日更的昕儿
當連話都懶得說,人與人之間還剩下什麼?
人活著的日子有很多種,有時候是這樣的––沒有什麼想表達,在這個吵雜的世界裡,靜靜地活著,也可以是一種活法......吧?
🏝 四天三夜・越南富國島 | 像夢一樣的療癒小旅程 ✈️🌅🍤
把人生當作一場遊戲來過,或許也是一種自救。每天都像在開啟一場冒險:今天要去哪裡?要完成什麼任務?用探索的心態去過每一天,原本平淡的生活也能變得有趣又充實。遊戲人生,不一定是逃避,而是讓自己重新找到快樂與意義的方式。

敏感內耗型的人,很難
有一種餓,叫做媽媽覺得你餓;有一種累,是我說了,卻從來沒被聽見
ChatGPT兼职周公,梦境诊疗室——第三篇(15/07/2025梦境)
昨夜失眠難眠,可能身體對咖啡因的代謝變慢,直到凌晨四五點才迷迷糊糊地睡著,接著進入一場似乎熟悉卻又疏離的夢。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 但有些友情,只適合停在昨天?
有些友情,撐過了青春歲月,卻撐不過人生的分岔口。當友情只剩消耗,當你愈來愈在意精神成長與情緒支持,卻發現對方仍停留在消耗與索取的階段,你是否該重新審視這段關係?也許你我該做一次友情的檢視,也做一次關於孤獨與成長的深刻自問。
ChatGPT兼职周公,梦境诊疗室——第二篇(10/07/2025梦境)
🌑夢境紀錄|幻境航船:一場拯救與選擇的試煉
好像在“調整狀態”,但又好像只是很累
差不多快兩個星期沒有好好坐下來思考、寫東西了。不是沒有時間,而是那種精神上的疲倦,讓我連拿起筆或打開鍵盤都變得很費力。
感覺自己要長出腦子了,但腦子好像還缺貨
20到30歲,是人生中一段迷人的尷尬期。我開始意識到努力和吃苦未必能帶來回報,開始質疑從小被灌輸的信念,開始想脫離「只是活著不會餓死」的安全區。可是當我想打破階層、試圖創業時,才發現原來知識與思維方式,才是真正的稀缺資源。
她也許不是最優秀的媽媽,但是是我最特別的媽媽
在我成長過程中,不止一次我覺得媽媽很自我,甚至覺得她有點自私和不負責任。但隨著年歲增長,特別是這幾個月和她相處得比較密集,我慢慢開始看懂她。
為什麼我愛的不是父母,而是擇去愛狗狗貓貓
在這個強調「孝順」與「報恩」的東方文化中,我們總被教育應該無條件地愛父母。但當我回望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深刻地感受到,比起那段被賦予的親子關係,我對狗狗貓貓的情感才是我真心選擇的「愛」。這不是背叛,也不是冷血,而是一種人類在情感覺醒後的自主選擇。透過不斷自我探索,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為什麼自願的愛,總是比被迫的關係…
這次,是我先動手的
寫給自己的文章:真心換不來真心,那就乾脆收回自己的心。與其一再妥協、消耗、內傷,不如站出來,讓那些虛偽的劇本通通下台。你不是在「壞」,你是在自我保護。你不是不孝,你只是不再接受情緒勒索換來的孝順假象。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關係都值得你去修補,尤其是那些只會用愧疚讓你臣服的。你現在做的每一步,看似激烈,其實是成熟且必要的…
ChatGPT兼职周公,梦境诊疗室——试营业(16/06/2025梦境)
昨天在车上打盹的时候,做了一个短短的梦。
在信仰與性格、現實之間掙扎——我算是一個不夠虔誠的基督徒嗎?」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 16:7
暴饮暴食的背后,是我最後一點還能掌握的行为
當壓力、空虛、情緒洪水來襲,很多人選擇發洩,有人哭、有人生氣,而我是吃。不是因為貪嘴,也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那短短幾分鐘的咀嚼與吞嚥,能讓我覺得自己還活著。即使明知道這不是解方,但當生活逼到一個臨界點,有時候,我只想有一口食物能撫慰我乾枯的內心。
哭哭:疲憊的拉鋸戰,再也不想和某國家的企業做生意了
累 雷 遇到就快跑
選擇給傷痛一個意義吧,別讓它定義你(我)
真正的自由,不是從他人身上得到答案,而是從自己的傷口裡,開出花來。讓那些疼痛成為肥料,而不是鐵鍊。賦予傷痛意義,才是能真正的成長。
七日書-第七日: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會去殺人
當不再有後果,不再有懲罰,沒有律法,沒有審判。太陽也許會照常升起,我們卻再也沒有第二天。你會做什麼?
七日書-第六天:如果能夠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我想穿越去肉文裡
如果人生不是這麼乏味可預測,如果能夠活在某個「設定」早已安排好的世界裡,就讓我穿越進肉文世界裡。那個會允許我毫無顧忌地渴望、靠近,甚至沉淪在感官刺激的虛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