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娜的彼岸王國
媒體素養能將我們從AI幻覺中解救出來嗎?
今天我們面對的問題可能不在於「我們還能相信什麼」,而是「在真相變得不再穩定的時代,我們要怎麼有責任地生活」。AI就像其他技術一樣,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我們也不可能回到過去。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由AI生成的內容,真實與虛構的界線會越來越模糊。我們閱讀的一些媒體素養計畫或許是一種信念,認為教育能幫助人重新掌握真相。但重…

水岸,螢火與我
她擁有一個死者的記憶。她不知道自己是誰,但她知道,螢火蟲在海邊等她,在二十八年後的同一個黃昏。當所有的記憶都被完美保存,當身體可以被重新創造,那個在意識深處感受著、思考著、存在著的「我」,還剩下什麼?

我不會忘記我在你面前說過的理想
多年之後,我仍然擔心自己吃不起飯,覺得一切都抓不住,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裡,可我還年輕,我身體健康,我還有那麼多愛,那我就不是一無所有的。也許理想主義會帶一個人走出困境,我相信生命會找到他自己的出路。

時間旅行者能聽懂古人的語言嗎?
語言讓我們都有機會成為時間旅行者。不需要機器,只需要閱讀和傾聽就好。在雷克雅維克朗讀薩迦的老太太知道這一點。當她讀出那些古老的音節,八百年的時光消失了。我想,這就是語言的魔法。

時差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6到2016年香港的懷舊故事。關於友情,關於香港,關於那些年我們以為會永遠的東西。本故事為虛構故事。
中秋賀文:月光零公里
祝閱讀這篇文章的所有人中秋快樂。這是一篇虛構故事,但也不只是一個虛構故事。這篇文章受到一點陳冠中的《北京零公里》的啟發。很棒的書,也推薦大家閱讀。

再見,許蘭蘭
人的一生會經歷多少次別離呢,我們又如何回到當時呢,我不知道,但我想,至少我會替你看那些森林和湖泊,替你數天上的星星,替你聽教堂的鐘聲,替你看那些飛翔的鴿子。我會替你抵達。我想在這裡和你們分享我的一個成長故事,希望你喜歡。

我也可以是我們——移民如何成為瑞典的一部分
當我們談論「融入」時,我們總不可避免的覺得融入是單向的事情,一個人靠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變成某個社會的一份子。但其實它應當是雙向的。制度、項目負責帶來入口,移民帶來新的故事,經驗和能量。兩者相遇時,文化才能展現出它堅韌的力量。

聊聊愛,國家與未來
我想到不久之前,我與一位青年抗爭者交談時,她告訴我:「在黑暗的地方發出光來,那就是人性。」這句話讓我震撼,也讓我悲傷。

在數位時代,誰定義了我們是誰?
想想你是誰:潛在購物者?夜貓子?還是特別喜歡某一類新聞的人?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想想你的身分到底是你自己決定的,還是算法決定的?

科幻懸疑故事:神秘現象研究部檔案集(一)灰鷺鎮怪談 (13-15 完結篇)
真相?真相!

科幻懸疑故事:神秘現象研究部檔案集(一)灰鷺鎮怪談 (6-12)
那裡到底有什麼?

科幻懸疑故事:神秘現象研究部檔案集(一)灰鷺鎮怪談 (1-5)
故事的主人公是四位千禧世代的中學生,他們生活在瑞典一個小島的小鎮上。他們建立了一個秘密基地,並給基地取名「神秘現象研究部」,他們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小說,講述生活中的細微異常。這是神秘現象研究部的第一本檔案集《灰鷺鎮怪談》 。希望你喜歡。

我的小華強北生存日誌
在我的心裡總是閃過一些模糊卻堅定的信念,我意識到,也許只要還有人想變得更體面,我就有活路。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人身上各種各樣的特點。然後我覺得我真的特別熱愛人類。人類小小的,人類的煩惱小小的,在乎的事情也小小的。當然,我也覺得我特別熱愛手機。

筆記、蟬鳴和悶熱夏夜
很久很久以前參加的一場夏令營,一些記憶,當我再想起那些夜晚。

穿過曠野的風你慢些走
為什麼再聽烏蘭巴托我會想哭? 因為那裡裝著太多「最後一次」,太多不得不走的身影。 因為它提醒我,離別不是一瞬的刺痛,而是漫長的隱痛,是長長久久的回響。

人類離開之後的世界
一個幻想,當人類從這地球上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