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留学海外生存策略之——时刻保持主体性
整体来说,我在柏林的开局还是挺顺利的。一个月内找好了房子,顺利搬了家,有一个相处融洽的德国室友,也在学校交到了喜欢的朋友,学业也在渐渐适应中。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别人看不见的时刻,我还是经历了一些情绪起伏的。也许30岁后留学的好处是,因为经历过很多,所以有稳定的内核快速消解负面情绪,然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落地柏林第一周,丝滑开启学生模式
落地柏林已经一周了,这一周,按计划顺利处理完了:✓开通电话卡✓采购生活物品✓开通银行卡✓激活保证金✓看房找房这个过程中,接触了德国的一些公共机构,第一次体会了「德式效率」😂不同于国内的快速便捷,这边的一切都需要等待,也间接打磨了我的耐性,改一下我的急性子。

澳洲社工实习日记(二):朝九晚五,我累得像拉磨的驴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东亚小孩的典型特征:总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害怕无人认可,因而行动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头不眠不休、任劳任怨的驴,无时无刻不在拉磨——通过勤奋赢得他人的好感。

留学日记0915
幸福的是我,在来到苏格兰的第四个晚上,我终于拥有了暖和的被子。幸福的是我,我还有几十年余下的时光。

我,二十八岁,亚裔酷儿,离经叛道
人生就这样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国内和在国外的时候。现在,我对国内很多快乐的记忆已经淡忘,创伤倒是还耿耿于怀。在澳洲的我,总是忙碌、不安,觉得自己在新天地一事无成,但时不时也会提醒自己:我走得足够远了,没有回头路了,但走下去,不仅仅是为了想证明给别人看「我可以」,也是想证明给其他女性看「如果我可以,那么你们也可以」。
留学,是30+职场人的第二出路吗?|30+去留学专题故事
上个月,我完成了「30+,去留学」的播客音频故事专栏。分别采访了4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30岁-42岁)的留学生,留学前后的真实体验。 在国内的语境中,三十岁是成家立业,生活趋于安稳的年纪。因此30+的年龄出国留学,会面临更大的社会阻力。 不同于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30+人群积攒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在经历过职场/创业之后依然选择留学,是深思…

纽约地铁里的二维码
布鲁克林的地铁总是浸着咖啡与雨水混杂的气味。我缩在褪色的蓝绒座椅上,第37次点开微信里那张模糊的截图——老家表妹发来的热搜词条 某市特大暴雨 ,配文 姐你舅妈家小区淹到二楼了 ,发送时间是14小时前。

我在巴黎地铁站,捡到一本中国日历
凌晨两点的巴黎地铁站,冷风卷着碎纸片往脖子里钻。刚结束中餐馆打工的我缩在长椅上,第18次刷新微博客户端——转了半天的小菊花,最后弹出一条冰冷的「网络连接失败」。隔壁醉汉的法语脏话和手机屏的冷光一起刺进眼睛。这个月第三次,我又错过了国内闺蜜的生日直播。

告别2024:在澳洲一年半,我还「活着」
这或许是我在移民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很清晰地知道,澳洲这个地方,已经不再是承载我希望的乌托邦了。我需要不停地去其他地方进行探索,而不是把余生都困在澳洲这个地方。尤其是拿到永居身份之后,我想成为一个世界公民。

《因为讨厌韩国》:绝望的亚裔女性,润去了他乡
我就像是那个被捕食的瞪羚一样,不会因为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也不会嫌弃这里没有阴凉处、那里草不好吃,反而会离开群体,成为野兽的目标。但是就算我是瞪羚,也不会乖乖等着被金钱豹捕食,至少要拼命逃跑试试看,所以我下定了决心离开韩国。

在澳洲的酒店业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会从一个「酒店螺丝钉」的视角,给大家分享在担任清洁工以及前台时经历的酸甜苦乐。最重要的是,我想反驳「在澳洲做体力劳动可以赚大钱」的刻板印象观念——因为,在酒店行业赚大钱的背后,是看不到的手部、背部以及腿部的淤青与挫伤,以及无法弥补在重要节假日陪不了家人的遗憾。

堪培拉骄傲月进行时:异国他乡,骄傲做自己
来澳洲一年多了,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明显的、强烈的「血肉在疯长的声音」。我当然是怯弱的,但又是不屈不挠的。事实上,我每踏出新的一步,见到新的人,都会复述那些糟糕的事情——为什么我需要社会支持,以及为什么我要找到资源——因为我需要帮助。

从打工度假到留学生:我来到堪培拉啦!
无论我们有过多么糟糕的过去,最终都殊途同归。提前结束了打工度假的我们,选择回到了学校深造,并坚信这是改变我们人生方向的一条路——澳洲的生活,很有可能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一定不会是终点。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想成为更自由的「世界公民」。

告别澳洲打工度假:接受告别,适应告别
不可否认的是,移民与告别似乎是如影随从的。当我入学之后,认识的同学可能很多都会选择回国。就算留下来,大家可能也会因为不同的州政策,而被迫各奔东西。在异国他乡没有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告别的结局,并让自己适应告别的过程。
堪培拉交友计划:聆听、对话与联结
堪培拉作为澳洲的首都,也就是政治中心。对于我一个前记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地方。我可以更加了解到澳洲这些政策的形成,又如何影响社会,尤其是对留学生以及新移民的冲击。
择校与专业分享:我为什么选择在澳洲读社工?
更重要的是,我对于社会议题的关注,并没有我的迁徙而消失,也没有我工作的变动而减少。事实上,无论选什么专业或者什么工作,我始终都是以「人」为中心,看见一个人的需要,尊重一个人的表达,捍卫一个人的自由与权利。

关于留学中国,我想说!
想做个留学中国想象vs现实,以下都是个人案例作为参考,具体还是根据不同人的需求。物价: 大部分都比较便宜,但是有几点我觉得比较贵:面包、实体店、MacDonalds。我超级喜欢吃面包,但是这里的面包价钱差不多在20元左右。还有就是实体店普遍偏贵,例如服装店一件普通的上衣100元起很正常。

我作为外国留学生在梦幻般的中国生活体验
作为留学生,我经常被大家问到我在中国过得怎么样 习不习惯这里的食物?我很喜欢这里的美食,也很喜欢这里的文化和城市氛围。我喜欢去不同的美食店打卡,喜欢去不同的城市旅游,更喜欢这里的传统文化,并且日常生活中也会学习中医skin scraping等。

我在南大读书的幸福突然变得具体
刚来南京大学第一周的关键词是“适应”,努力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低落了四天以后就慢慢缓和过来,开始尝试适应新生活,也慢慢发现了其实傍晚有美丽的晚霞,人少就可以拥有不用抢的自习教室,吃饭购物也不用排队。我还结识了一些有趣的朋友,慢慢走出孤独,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一切都在慢慢步入正轨。

留学中国后才知道的事(下篇)
以下是我来杭州留学一段时间后,总结出的一些在生活上和我曾经的生活方式有不同,并且印象较深刻的体会和经验,仅代表个人观点。【关于网购】 中国网购真的太方便了,真的什么都有,送货速度还快!Tips就是行李箱没有太多额度的话,可以优先多带点买不到的食物,而且除了一些刚来中国必须用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