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降息預期升溫!美國經濟放緩推動資金湧入 Bitcoin Hyper成加密市場黑馬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接連不振,推動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大幅升溫,成為加密資產再度吸引資金的催化條件。聯準會在9月降息的機率已飆升至97.6%,而ADP公佈的8月新增就業人數僅15萬人,遠低於市場預估,顯示勞動市場持續降溫。

電影 - Materialists - 錢財心愛物
婚姻,究竟乜嘢令到兩個人可以走埋一齊締結婚盟直到永遠,係愛定係其他嘢?其他愛以外嘅嘢?

那些年我忘記還的書:逾期超過半世紀,美國圖書館為何逐漸取消罰款制度
「借書不還,再借不難?」

Scherzer vs. Kershaw:大聯盟至尊對決,球迷的青春回憶錄
年紀越來越長的兩名當代巨投,能繼續在投手丘上用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動作料理打者幾次呢?

拘留營中綻放的GAMAN之光:二戰的日裔美國人將苦痛轉化為家族藝術傳承
紐約知名設計師與藝術家達娜・棚町(Dana Tanamachi)將祖父母在二戰於美國拘留營的人生經歷融入藝術作品。

評《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前川普顧問惠頓的歸因偏差與自我喜好投射
充其量,這只是一位美國新右翼人士的自我投射,是認為他個人的價值觀就能代表前老闆的行事依據,再搬弄前老闆的名號嚇唬人——用一句台灣熟悉的成語來說,就是狐假虎威,僅此而已。

貿易逆差與關稅的矛盾對決:川普十大經貿政策的目標與實現困境
所謂的「互惠」(其實是反互惠)關稅其實只是川普主張眾多經貿政策中的一環,川普究竟有哪些經濟政策目標?

亞洲版「文藝復興」5 :台灣旋浪語法其實就是全球化需要的語法外掛
台灣旋浪塌陷、中國太極降維、日本榮辱卡住、西方理性失調

台灣文化分析第五篇:共浪 + 太極 = 旋浪(共浪的進化)
為什麼台灣沒有語法碎片化?因為我們曾經承接了整套太極語法!

川普關稅陰影下:「英國製造」為何困難?鋼鐵業城鎮生存與轉型之戰
美國對英國課徵的對等關稅協議尚未敲定,其中鋼鐵原產地的規範談判陷入僵局,恐讓英國鋼鐵產業雪上加霜。

台灣文化分析第三篇:共浪與台積電
舞池共舞、上場打球,從感知節奏到文明策略

「亞洲版」文藝復興 4:台灣大罷免大失敗!
語法未被完全收編的浪潮仍然持續出現

請留意各種故事背後的意圖,讀葛拉威爾《暗黑引爆點:小事件如何燎原成大災難?》
這本書揭示「社會工程」如何偷偷改變美國樣貌,原來「引爆點」是可以被操控的。 葛拉威爾的新書《暗黑引爆點》是繼《異數》(黃仁勳書單之一)之後, 我再次拜讀他的著作。 我蠻佩服他能大量引用不同領域的資料, 將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連結在一起, 推論出真正的問題出在哪。 這樣的特質,或許跟他是記者出身有關。 記者對於資料的引證非常重視,所以一些…

亞洲版「文藝復興」3:從台灣太陽花到獨立遊戲到柯文哲
台灣並非沒有思想浪潮,只是總在生成前被中斷

吹牛老爹性犯罪案:#Metoo時代終結了嗎?親密暴力與司法正義的落差
這起案件彷彿成為人們心中一項重要的觀察指標,將為 #MeToo 運動的意義與成功給予註記。

亞洲版「文藝復興」2:台灣,沒有語法的超感覺主義
一個充滿理想卻行動困難的島嶼

亞洲版「文藝復興」:必然在台灣!也只能在台灣!
全人類的下個文明,可能都因台灣成敗而變化

中國的「命運共同體」2: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語法困局
為什麼國際合作如此不穩定?

【一戰史料中譯】1918年威爾遜總統十四點演講《申報》《晨鐘報》譯文及原文
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發表著名的「十四點」演講,11日在上海的《申報》和在北京的《晨鐘報》(《晨報》前身)同時進行了譯載,《晨鐘報》分11日和12日兩次登完。威爾遜演說的文件較長,下面僅將兩報對「十四點」條款部分的譯文進行對比,以示兩者的區別。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對日本來說,稻米政策如何拿捏自國生產與外國進口的平衡是一大難題,如今再加上來自美國的壓力,就成了石破茂政權的棘手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