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短篇《髮妻》|阮牽手第八回
家人並肩坐下,吹著風,看夕陽西下,這就是我最想要的幸福模樣。

重溫短篇《髮妻》| 阮牽手第四回
那一刻,我心裡明白,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再辛苦的日子,也都是甜的。

重溫短篇《髮妻》|阮牽手第三回
但我知道,只要有保生在身邊,我就不怕。即便前方是茫茫黑夜,我也要跟著他一起走下去。

重溫短篇《髮妻》|阮牽手第二回
結婚是幸福的起點,還是不幸的開始.....

重溫短篇《髮妻》|阮牽手第一回
之前寫下這篇《髮妻》,就是要送給媽媽,她真的很堅強,父親往生後,現在的她卻選擇不再堅強,陷在傷悲中,希望能喚醒她,愛永遠存在,只是需要時常去內心深處回顧那段流金歲月。

父親節
星期日的早晨因為約了要去診所換藥,所以沒去教會。回家後想補眠,內心卻有個感動讓我打開手機觀看教會的直播。 教會今天的主題算是一個父親節的特輯,開放讓會友們上台尊榮自己的父親,也一併分享父親帶給孩子的影響。觀看了一會兒,發現我兒子竟然也上台分享,我心想,神提醒我觀看,應該正是因為這一點吧。 兒子自從升級為父親…

孩子心難捉摸
一直以來我都自認將孩子教得還不錯,因為我很兇,孩子怕我,所以會聽話,畢竟不聽話就會被修理。而我所謂「教得不錯」主要是指「品格」,至少他們很守規矩。 直到這幾年的某一天我跟孩子閒聊時才驚覺,原來我曾經以為的「聽話」並不如我以為的徹底。仍然有許多我無法掌控及限制的空間。 例如,當年我限制他們玩電腦的時間,擔心他們會在我上班…

中国式父母对孩子最残忍的伤害是什么?
表面上都是为孩子好、暗地里全是不合时宜的投射、孩子习得性无助、没有办法发展出健康的人格,最后不得不投降与父母和孩子畸形的共生关系——它绞杀的是一个人的生命里、是一个人对于美和爱的无条件的亲近和追求——如果小时候从来没机会没有接触过,长大了又怎么会向往呢?
長照悲歌:悲情之外的真相
照顧父母不是一場道德懲罰

一個沒有鄉愁的人
不想家,不想誰,也不需要被誰想念。
《放過父母也放過自己,請讓他們慢慢變老》
他們不是不講理,而是不知如何再適應這個變得太快的世界。我們想愛、想照顧,卻一次次碰壁。與其焦慮地改變父母,也許更需要的,是練習放過他們,也放過自己。

形塑我現在人生模樣的愛
七日書之關於愛
病
又是一篇帶有負面情緒的文章,請慎入。去醫院看父親,他有意識,很清楚地知道我們是誰,卻也因此看出他不開心,心情可能糟透了。嘴裡又說出「死」這個字。看著他只能躺在病床上,或睡覺或吃飯,就只能這樣,感覺是活著卻也如同死去,被困在無力的身軀裡動彈不得,什麼事也做不了。
继承
一个人往往会以自己想要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也往往学不会如何以从未被对待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电褥子
这可能是我最近这些年内心阴郁的某种表现吧,有些人可以发光发热,而我在生活中失去了很多热情,也失去了对气温意义上的热的热情,也就很难说有光了。
七日書 #7 連接情感的電話
七日書的第二天,題目是「一個代表你與他人關係的物件,可以是禮物或任何東西」,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電話。

吐槽父母大會
前同事(也就是前文中的小老虎),因為要拿拜託馬祖同事買的東西而來公司,難得見面相聚,自然要來個熱切的「語言交流」。小老虎清瘦許多,比上回見到(大約半年時間)時候更加清瘦,只是精神似乎還算不錯。當初因需要休養生息才離職,沒想到婆家與自家的親人一個個身體出問題,讓她一絲休息時間都沒有,原本就清瘦的身體更薄弱。

孕育
看見植物一代接著一代的萌出,心裡有一股感恩由衷地發出。原來以為已經枯萎的其實正是完成了下一代的孕育的工作才會漸漸萎縮,如同人類也是一樣。新芽冒出來 記得在觀看《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的時候,這劇裡有許多的背景音樂,都相當好聽,且充滿了情感,其中一首音樂裡的歌詞,說著一個漸漸地長大,另…

夏日用餐记
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孩與寵
如果我的小孩想養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