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高光時刻:在法國的三年半
回首過往,如果非要找出人生中的高光時刻,那段在法國念書的三年半時光,無疑是那道最耀眼的光。在那裡,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純粹快樂,那種快樂不是源於成就或物質,而是來自於內心最深處的自由與被接納。

濱口龍介新戲《All of a Sudden》開拍 首度遠赴法國取景 探究病痛與生死邊界
濱口龍介曾表示,《病情突然惡化》一書讓他「深受感動」,這是執導《Drive My Car》之後唯一引起他興趣的合作邀約,繼而促使他連續兩年往返法國,舉辦工作坊並與當地演員合作開發劇本。

選擇自我毀滅的民主國:主動屈從納粹,維琪法國的歷史教訓
可以說,法國的民主自殺並非自上而下的革命政變,而是反映了當時法國社會的普遍心態。

來一個法式的週日
但對巴黎又愛又恨,法國的音樂、電影、藝術、時尚、美食不得不讓人折服。

「沒有言論自由了」?法國極右派扭曲的語言,如何削弱民主、助長極權?
在全球極右派風潮復甦的當下,語言成為武器,透過扭曲的話術來吸收支持者,卻帶來破壞民主文化的後遺症。

我的朋友在那裡:致命的微笑
如果今日,你給一個家國之痛中被囚禁的人質寫信,會寫什麼呢?也許你會寫「加油,我一直在獄外等你,正義不會缺席。我也會為你加油好好活下去,你需要什麼,我想辦法給你寄。」而聖修伯里在寫什麼呢?《給一個人質的信》一共六章,他用兩章的筆墨像放大鏡一樣寫一個微笑⋯⋯

欧洲面临历史性挑战
美国副总统J.D.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震撼了跨大西洋联盟。欧洲人现在必须正视一个现实:欧洲大陆的安全只能依靠自己。——Le Monde 2月17号的社论。

一生只有一个性伴侣
一生只有一个性伴侣:“我感觉我们永远无法停止对彼此身体的探索”。在法国,人均性伴侣数量正在增加。在一个多元性经历被推崇的时代,那些选择“完全一夫一妻制”的人是如何生活?依旧是Le monde 的中的一篇。

話題》2024年法國文壇的關鍵字:阿爾及利亞
卡梅.答悟得與其作《天女》(圖片來源:龔固爾獎官網) 文|吳坤墉(無境文化「人文批判系列」總策劃) 世局紛亂的2024年已來到尾聲,而此刻法國文壇的喜怒哀樂,都集中在一個關鍵字:阿爾及利亞。一連串的事件接踵而來,有如在燦爛的煙花之後,地上冒出陣陣槍砲爆炸的火光,交織出的畫面裡,奪目的竟不知是榮耀還是禍難。

我的朋友在那裡:一份穿越時空和夢境的來信
一個變態跟蹤狂讀者的私人讀書之旅(1)

Peachtober 創作挑戰:窗內的雛菊
一直都很想畫法國窗外的景致,今年巴黎奧運開場,蒙面跑者在建築物的屋頂上瀟灑跳躍,我一邊看電視轉播,一邊讚嘆著那些層層疊疊的巴黎屋頂,真是美不勝收!Peachtober創作挑戰第一天的主題是雛菊,試著把一束屋內的雛菊和窗外的建築物屋頂結合,完成了這張小圖。

法国:新人民阵线(暂时)阻挡极右翼势力
不屈法国是左翼中的推动力量,但与某些资产阶级政党一样,它由梅朗雄这个人物领导,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实现全面参与和问责的架构。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法国工人阶级所需的运动,不屈法国应发起一个群众性的斗争政党,该政党需要有毫不妥协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为工人、农民、移民和年轻人赢得团结一致的行动。

马特夜话81期回放 無解「你是哪国人」谈身份认同问题
8月24日(本周六)继续聊

8月17日夜话预告 無解「你是哪国人」谈身份认同问题
本周六 晚八点

煮咖啡
「喝咖啡」意味著「休息時間」

奶胃奇遇記
做人不能忘本。我有台灣基因台灣胃,雖然偏奶,也受不了無時不刻都是奶。以後,最謹慎的做法還是循序漸進,頂多中西合併,不然真的會吃成「改良種的玉米」。

马特夜话79期回放 MaryVentura 旅行中闲聊
人在路上走

一頓巴西菜,一個女人一生的秘密
一場情慾盛宴刮起的旋風過去了,連見證物也影跡難尋。然而,此時此刻,地球的角角落落,不也總有相似的大風吹過麼?

比特幣圈女性,引領我們飛昇(上)
人類學田野日記4,成為比特幣圈人中。我想看看到底這個圈圈是什麼。

Loss and Love
我站在他墓前。這空空的墓碑提醒著他缺席的空,以及我的記憶裡那些不應存在的空。身後盛放的椴樹花芬芳,告訴我生命仍然在藍天下卓然生長,仍舊會有相遇,有離別,仍舊有開篇,有終章,正如故事一樣。我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但他似乎讓我有點明白,這後半生的生命之書,在我所看重的關係裡,我該去用怎樣的態度書寫,才是不浪費自己,亦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