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国:首尔协议
“我不是不跪,而是我从未学过如何站。”——NeuroYear 74,全民同步跪拜直播弹幕之一
《魷魚遊戲》,不只是遊戲。
「反烏托邦」(Dystopia)詞彙的存在,自文學到戲劇,從來都不是,也絕對不可能是作者架空虛構的無病呻吟,反倒是冷酷又無情地直觀其所位處的異常時空……「誰控制了過去, 誰就掌握了未來。 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歷史雖是生者筆下的日記,但唯有死者方能看見戰爭的結束與謊言的揭露,不管是哪一種型態……瘟疫、戰亂或任何教條主義。

未被接入者
你有没有想过,”少女站在天台上,眺望远方那片白色堡垒——那是统治阶层居住的地堡,号称“思维自由之城”。“我们所谓的‘自由选择’,其实只是一个漂亮的墓碑。”埃利亚斯站在她身旁,风吹起他那件微光织布制服的下摆,那制服,是只有“即将接入者”才配穿的。“你不信自由?”他问。“我不信‘被允许的自由’。”她淡淡道。天空中的全息屏幕开始倒计时——【距离全国接入…

細分的牢籠 第四章
第四章:你被允許活着,但你沒有擁有身體

【還想追部劇】《使女的故事》(上):在極端資本主義和失控的民主自由之後
"Blessed be the fruit." "May the lord open."

末日生存直播間(8)
第八集:避難所探索

末日生存直播間(7)
第七集:第一次衝突

末日生存直播間(6)
第六集:食物危機

末日生存直播間(5)
第五集:神秘的觀眾

末日生存直播間(4)
第四集:危險的挑戰

末日生存直播間(3)
第三集:隱藏的規則

末日生存直播間(2)
第二集:第一次合作

末日生存直播間(1)
第一部:適應與生存

末日生存直播間(序章)
世界末日的爆發與 "生存秀" 的誕生

【浪人劇場】《緬甸歲月》精神的故鄉
談到喬治.奧威爾,《動物農莊》和《1984》等反烏托邦名著幾近無人不曉。然而,浪人劇場回溯奧威爾文學世界的創作原點,根據他首本長篇小說《緬甸歲月》(1943年)的原型改編成同名舞台劇。該劇目繼2022年首演後,再次於本年四月登上文化中心劇場,引領觀眾一探他所緬述的精神故鄉。

再說「烏托邦」
一旦理想的社會想像僵化為靜止的「圖像」(幾位主持所講的「終點」),烏托邦就有淪落為惡托邦的危機,而卡繆大概亦是把握到烏托邦思想的這一種獨裁傾向,於是大力批評。若我們放開烏托邦與惡托邦的對比,看看烏托邦一詞的通常使用,不難發現,這個概念往往與「空想」、「不切實際」等意思掛勾。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正正用了烏托邦的這個含意,區分…

極端美好新世界的一天(3)
2037年,政治正確達到了新的高度。亞歷克斯的生活完全被高科技監控系統所控制,包括他的情感和記憶。任何被視為「反動」或「非主流」的想法都會被智能助理從他的記憶中刪除。社會通過嚴格的法律和技術措施維護著一個表面上多元和諧的外觀,但實際上是極度壓迫和控制的環境。這一年凸顯了極端政治正確對個人思想自由的嚴重侵犯,並…

極端美好新世界的一天(2)
到了2036年,政治正確的概念更進一步地發展,涵蓋了思想和情緒的監控。亞歷克斯現在不僅要接受言辭的監控,還要進行思想審查,以確保他的想法符合社會規範。他被迫使用中立語言和避免展現極端情緒,以維護其社會信用分數。這一年突出了對個人自由的進一步侵犯,以及社會對多元性和平等表面上的追求背後的矛盾和壓迫。

極端美好新世界的一天(1)
2035年,故事描繪了一個受到嚴格政治正確控制的未來社會。主角亞歷克斯每天接受智能助理的「言辭過濾」訓練,以避免使用包含隱性偏見的語言。社會強調環境保護和性別中立的語言使用,並對公開表達個人觀點或質疑政府政策的行為進行譴責。亞歷克斯的日常生活反映了這種新社會秩序下的壓力和限制。

周处舞台上的两台戏
上一篇说到了电影用陈桂林搭了舞台,然后演了几出戏。这篇说说舞台上的两台戏。一台是“香港佬”。起名“香港佬”,也有着香港黑社会的作风,欺男霸女,亡命天涯。但是这里“香港佬”是很有意思的,逃脱追捕十几年(?),以香港佬行事的谨慎,对周围事物的警惕是可以想象的,这一点从他敏锐的认出陈桂林就可以看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