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社會
31 篇文章
鋼哥

📝📝:全球 AI 發展進入「奧本海默時刻」?│ 美國啟動「AI 曼哈頓計畫」站穩科技霸主

AI 的發展可能需要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登月計畫那樣的全國性投入與決心。

标签活跃作者
  • 蛙抵加
    蛙抵加

    你好, 謝謝你關注🐸發文。†God Bless Us. 我喜歡大笑 • 喜歡邊旅行邊工作 • 喜歡聊聊理財思維。在家也能創造額外收入哦 歡迎來逛逛我的IG及個人網站👉https://www.instagram.com/lets_firelife/

    刘果 | Guo Liu
    刘果 | Guo Liu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the existing model obsolete.”

    Lizi Chen
    Lizi Chen

    陈励子 MIT经济系博士生在读,组织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方向。关注言论审查和社交媒体对公民话语方式的影响。能掐会算,咬文嚼字。

  • Jack
    Jack

    邱林川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香港平台合作社運動PCCHK創會成員。

    葉若望
    葉若望

    縱使烏雲密佈,心裡仍然留存星空。主業攝影師,副業社會學、科學技術史、金融史 ins: johnye_photography

鋼哥

📝📝:讓 Claude 經營一台販賣機靠譜嗎?| 錯估商品價格、甚至直接免費贈送商品

AI 在商業營運方面確實有些許慧根,然而,研究也發現,AI 無法理解「成本」,最終導致錯估商品價格、甚至直接免費贈送商品。

鋼哥

📝📝:遲早會崩潰的資訊體系|數位科技提升工作效率的背後,隱藏著能源的大量消耗

人們之所以甚少思考數位行為對環境的影響,是因為支撐這些行為的基礎設施大多隱身於我們的視野之外。

鋼哥

📝📝:一隻由數據和資料組成的機器狗,如何用「排泄」出來的評論撼動藝術?

當 AI 能夠模擬人類的語言風格,產出看似具有洞察力的評論時,什麼才是評論的本質?

鋼哥

📝📝:數位文化的便利是奠基於自然資源的開採|土地到大氣層,從人文研究走向行星尺度的媒介政治

看似無形的數位生活,其實依賴著極為具體的物質基礎設施:資料中心、光纖電纜、再生能源農場、衛星系統,以及支撐這一切的行星尺度自然資源與政治經濟。

鋼哥

📝📝:從翻譯工作洞察我們的AI未來|效率提升反而擴大翻譯市場的需求總量

關於工作流失與「AI 末日」的聳動標題加劇了求職的焦慮,但若深入觀察,真相其實更加細緻。大型語言模型不僅沒有取代翻譯的從業人員,反而進一步擴大了翻譯市場的需求。

鋼哥

📝📝:物件筆記|手錶|脫下手錶後去野外待一周,時間的「流逝感」消失了

人類並非為抽象時間而生。雖然低頭看看手錶,我們就能獲得確切的時間;我們需要節奏、需要日夜、需要變化來定位自我。

鋼哥

📝📝:通用型人工智慧即將於五年內出現?| 目前科研人員仍舊沒有 AGI 的明確定義

目前 AGI 仍然是一個概念模糊且有爭議的領域,技術發展雖然快速,但尚未達到「完整 AGI」的標準。

鋼哥

📝📝:AI 正處於危險的幻覺|認知科學家 Guillaume Thierry:我們需要停止人性化 AI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鋼哥

📝📝:未來的人類不再意識到 AI 的存在|科技思想家 Kevin Kelly 對技術、AI 及其未來影響的見解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鋼哥

📝📝:測驗拿很高,現實卻無感|AI 基準值測試仍與現實世界的複雜度不符

AI 基準測試(Benchmark)歷來無法捕捉現實世界中的複雜性,特別是針對 AI 系統可能執行的任務,經常導致對 AI 當前能力和未來影響產生誤導性結論。

鋼哥

📝📝:AI 生成的科學論文首度通過同行審查|AI 科學家 v2 將導入加速科學界的研究

由 AI 科學家(V2)完全生成的一篇論文成功通過了 2025 年國際學習表徵會議(ICLR)研討會的同行評審過程。

鋼哥

📝📝:ChatGPT 取代了寫手卻創造了編輯?|人類正在成為 AI 生成內容的清潔人員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鋼哥

📝📝:人工智慧發展史的系譜學研究|蘇聯的唯物主義,直接劃定了AI的能力限制?

在前蘇聯,由於受到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影響。蘇聯的研究人員,普遍不認為機器可以達到人類智能的程度。他們因而更注重人機之間的協調。

鋼哥

📝📝:人工智慧發展史的系譜學研究|AI 不是資訊時代的產物,而是管理時代的權力擴延與拓展

AI 並非是「資訊時代」(約 1950 年代至今)的產物,整體的發展可追溯至 1500 年代的「管理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

鋼哥

📝📝:標準時間的中央集權管理

我們駕馭時間的技術反而最終讓我們被時間技術駕馭,也成為時間的一部分

Monica-caの543

「數位科技應用4.0:面對與科技共生的未來社會,你準備好了嗎?」一書讀後感

無所不在的數位科技究竟如何影響你我未來的生活與社會? 面對與科技共生的未來社會,你準備好了嗎?

鋼哥

📑📝:《AI背後的暗知識》| 機器能思考人類如何思考嗎?

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小白的嬉隱肆

值得大家觀看的《The Social Dilemma》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其中有位專家講的我覺得可以當結論: 「我相信那些科技公司的人都不是壞人,有問題的是商業模式」。 當「你」就是商品、「你」成為廣告中的…

葉若望

Clubhouse和弱關係的可能性

最近這幾天clubhouse突然火了起來,一是因為著名的新疆房,二是因為毫無疑問的列入防火墻。我自己也在上面聽了一些房間,從那種吹水房間到嚴肅討論問題的房間都有聽過,討論的話題也是非常的多樣,從政治問題到學術討論也有,然後也有討論Netflix推薦的、聊股票和期貨的、聊留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