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ChatGPT 粗魯一點,反而表現更好?|語氣如何影響大型語言模型的準確性
當使用者對 ChatGPT 採取更粗魯的語氣時,模型在多選題中的答題準確率反而更高。

時間旅行者能聽懂古人的語言嗎?
語言讓我們都有機會成為時間旅行者。不需要機器,只需要閱讀和傾聽就好。在雷克雅維克朗讀薩迦的老太太知道這一點。當她讀出那些古老的音節,八百年的時光消失了。我想,這就是語言的魔法。

語言的桎梏:拴住酷兒的直線——讀Vincent Pak《Queer Correctives》
為何酷兒社群老是被強加了一種「自我辯解」的重擔?在潛藏於日常語言的暴力面前,他們總須不斷證明自己受傷的事實,更遑論既定制度上的不公,使不少人早已遍體鱗傷。

聽不懂就會死:當災難發生時,如何保障民眾避難的「災害語言權」
「災害語言規劃」的概念,包含預防、應對與復原,不只是單向的把資訊翻譯成各種語言而已,更包含了如何讓政府與社群雙向的合作,了解彼此的考量與需求,看見災害應對中的不足與改善空間,讓多族群社會能在日常就培養長期的、強韌的災害應對體系。

後崩潰時代的備忘錄| 智障化的政治言論場:從反共到跪拜
在後崩潰時代,政治語言陷入「智障化」:邏輯崩解,偶像取代制度,複雜性被壓縮為敵我二元。技術打破「中立」幻覺,演算法放大最極端與愚蠢的聲音,構成一個不斷下墜的循環。無論民主還是威權,都依賴技術維繫:前者放大民粹,後者強化監控。川普偶像化、疫情民族主義、海外社群撕裂,不過是同一結構的不同表現。最終,公共空間只剩語言的遺骸,愚蠢…

📝📝:大型語言模型的鴻溝|非洲語言在 AI 革命中的被邊緣化
非洲大陸上估計超過 2000 種語言中的大多數面臨著一個轉化的障礙:這些語言主要以口語形式存在,缺乏足夠的書面文本來訓練 AI 系統。

某一餐饭|原来大脑真的在偷偷学习🧠
重庆的老板儿们真的好热情,祝我被E化!

在多元中说“我们”——Singlish与“Singaporean”认同的细微连结
从民族建构理论来看,许多国家的民族认同之所以牢固,往往源于共同的苦难记忆或外部压力。例如,美国的民族认同诞生于独立战争,印度的民族认同成型于反殖斗争。相比之下,新加坡虽然历经脱离马来西亚、国家独立、经济腾飞,但缺少足以凝聚深层身份认同的“共同磨难”或“外部敌人”。当然,这也是新加坡的幸运。但正因为没有这种共同记忆…

內地人視角:被香港《明報》記者採訪,淺談對「粵語傳承」之感受
語言的價值不僅限於工具意義,更在於文化的溫度

最陌生的女兒:現代中文為何配不上五千年文化之名
她披着祖先的姓氏,卻說不出祖先的聲音。她自詡傳承了五千年文化的精華,卻親手刪去那最深的韻律與最美的字形。她登上高堂,念着標准普通話,講的是現代的效率,卻忘了語言曾是詩,是歌,是愛,是祈禱。這一篇,不是為了祭奠消逝的方言,而是為了控訴一種被溫水煮沸的沉默:我們正活在一個失語的時代,而最先失去語言的,不是愚者,是那些…

粗口,是語言的照妖鏡
我們都罵過粗口。 老師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家長在孩子面前字斟句酌,經理們開會時侃侃而談,政客們在鏡頭前高風亮節——但到了人後,不少人罵得比路邊的 8+9 還要精彩豐富。 這一點也不奇怪,反而非常正常。 畢竟大家都是人,有情緒就有出口。私下講得再難聽,只要當事人沒聽到,就等於沒發生。這幾乎是跨文化、跨語言的通則——全世界的人,嘴巴都…

通膨的不止是物價,還有語言
想必大家必然非常熟悉『通膨』這個詞,畢竟我們活在一個每天都要面對物價越來越高企的世界,以至於我們都選擇性忽視了通膨在經濟學上的好處。 當然,我沒有要提通膨說好話的意思,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社畜,一個背負著龐大房貸的男人,說自己不厭惡、不煩躁、不痛恨通膨,恐怕是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然而今天我並不是想要探討通膨的好…
分享:聲音先於文字的思考模式
這讓我一直很著迷,也想知道——你是語言思考派,還是圖像思考派呢?如果是語言派,你的語言,是先聽見聲音,還是先浮現文字?
當你說:「臣服」時,到底是什麼意圖?
這幾年,「臣服」變成一種流行語。身心靈課程裡、心理諮詢裡、情緒低潮時,身邊的人可能輕聲地對你說:「你要學會臣服。」 這句話聽起來柔軟、包容,像是要幫你鬆開什麼。但當我試著理解它的意思,卻發現它像一團霧——說不清楚到底要我放下什麼?認同什麼?還是只是接受、不要掙扎? 於是,我想問:當你說「臣服」時,你到底想對我說什麼?你是什麼立場?又想我做…

如果你只描述,不评价
「只描述」是灵魂自持的第一步,它不是关闭你的评价体系,它也不是冷漠,因为唯有在描述中,你才真正开始找回自己的清明。在清明中,你才可能真正疗愈。等你从无意识的评价模式里走出来,慢慢从那个被“价值体系”“刻板印象”“老生常谈”填满的我中抽离出来,你会重新定义自己的感知。

被漂亮話遮住的真心話──當孩子無法誠實說出自己的在意
當代的「進步」教養論述,在孩子的使用下可能轉化為一種為其抵擋學習焦慮、甚至遮蔽其真實心願的語言工具。當大人試圖理解孩子的困境、陪伴他走出下一步,卻無法看穿這層語言陷阱,結果可能是不只接不住孩子,也使自己手足無措。

道一分殊:語言多樣性神學
初步構思道的神學與語言多樣性的關係。
科技年代、失語年代
人類精神文明之中,除了「科學與科技」,還有「人文」與「社會科學」。

母語客廳:与朋友聊天并夺回中文的指南(2.0)
我们必须顽强工作,对所继承的糟糕语言进行改造。

空姐相貌·语言游戏·汉字神话
在马特市发表自己的文字是一种乐趣。更大的乐趣是观看并参与马特市上的互动并从中得到灵感,启发,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