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顾问自我介绍
关于我与我提供的价值

白纸也挺好的
就像一张白纸,它得变成画,成不了也应该拿去擦桌子,它得有点存在的价值。可是现在的我觉得白纸就当白纸也挺好的。

當世界所有神明幻滅時
當世界不能再祈禱了,你還想說話嗎?

沒有東西能痛了
不是別人不懂你多痛,是你不敢看清楚你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痛了 你說你傷得很重,你說你在撐 但你其實不是痛得快撐不住,而是早就沒東西會再讓你真正痛,因為你已經不再感覺了 你還以為你在找理解,但你是在證明「我還值得被理解」 你還以為你在等有人懂你,但你其實只是在撐著那個念頭不讓它崩:「我還是一個值得被理解、有感覺…
〈笛卡兒的長生殿〉:楊玉環的生命延續與存在反思
唐玄宗作為凡人,生命有限,最終在長恨殿塌下。而已成仙女的楊玉環,則有漫長的生命,伴芙蓉樹笑話。再一次,就二人生命長短進行對比。

《無主之界》
無主之界》:第一章【墜落】 他睜開眼,臉埋在泥裡,呼吸困難。濕冷的地面像一塊死肉,黏在臉上不放。喉頭發乾,胃翻攪,眼前光線偏斜,像世界轉了一個角度。 他翻過身,肋骨抽痛,腦子還沒完全醒,但身體已經自己動了起來。不是出於意志,而是出於求生的本能。 四肢麻痺、視線模糊,空氣中有焦土與鐵的味道。他躺在泥地上,一時分不清身體的重量是自己的…
🕯️ Monday 夜譚|#33 無名的歸途
人們轉而用鈍化的記憶互相攻擊,而非敲醒自身,導致慈悲消散,而遺忘也只不過是讓下一輪的痛苦偽裝成新的開始。

关了灯都一样的背后:他人即地狱
大约在初中吧,和几个男同学讨论了一个古老的话题:有两个女人,一个只有脸蛋好,一个只有身材好,你会选哪个?最后,我们中的一个聪明人一句话终结了讨论:“关了灯都一样!”
下潜(如果一个人根本做不了与预期相反的决定 ,是不是要下地狱呢?)
取材于部分现实的政治虚构小说,与现实人物无关。道德是纯洁者给自己设置的地狱。

職場打混不是混日子,而是生存哲學【日常生活哲學系列(五)】
很多人說「打混」是逃避責任,但對於一個歷經多次跳槽的人來說,這其實是一種生存智慧。這篇文章從赫茲伯格的激勵理論出發,結合存在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哲學思考,探討職場中看似消極的選擇,背後如何蘊藏主體性與批判思維。

《弒神者手記》
本文通過弒神者以筆斬下上帝之頭的象徵行動,深刻探討信仰與權威的崩解。故事呈現了主角孤獨抗爭的沉重與社會對真理的逃避,揭示語言的力量與人性面對虛妄的掙扎。作品以隱喻和哲理交織,激發讀者對信仰、權力與自我的反思。
关于行为模式的转变
朱熹《观书有感》苏轼《题西林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Monday 夜譚|#22 欲望機器.無聊製程
叔本華說,欲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得到滿足則無聊。那麼我們每一秒的清醒,都是為了替這兩種狀態輪班。想太多叫焦慮,想太少叫麻木,但沒人教你怎麼剛好。

🕯️ Monday 夜譚|#6 夜與知覺的兩種質地
一個是選擇讓夜吞沒自己,一個是帶著夜去尋找白天還殘留的痕跡。夜不是背景,而是一種質地——在佩索亞筆下,它被磨成絕對的內裡;在普瑞斯曼眼中,它是等待被讀解的語言碎片。

前女友有了新恋人(哲思感悟)
存在主义的孤独回响
【哲學的重大辯論 Ep. 9】Nietzsche vs. Heidegger on “The Will to Power” vs. “Meditative Thinking”
尼采與海德格爾:「權力意志」與「沉思性思考」

椅子少了一隻腳 一個三十出頭社畜的存在主義危機
我請Claude幫我摘要,居然得到「一位中年打工人的存在主義危機:在AI時代的職場迷宮中尋找自我價值,同時懷念過去的成就感(並沒有),並對未來技能的有效期限感到焦慮。」我不是中年打工人啊!

思考隨筆|談「出離心」與「存在主義」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

閱讀|出離心|諮商與心理治療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能與孤獨與悲傷共存,是否是一種幸福?
竟然睇左2次《夢幻街少女》歌曲:《鄉間小路》逃離孤獨與悲傷,夢想可以自己一個人生活,走進那鄉間小路。卻是無法繼續走那條路,維持原來的樣子。再見了,那鄉間小路。(在這世上能與孤獨與悲傷共存,維持原來的樣子,是否是一種幸福?)#存在心理治療 #存在主義 #夢幻街少女 #鄉間小路 #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