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279 篇文章
wjiaoxiaoming

杀人都能分过失,善恶为什么一刀切?

“君子君子论迹不论心”对不对?

标签活跃作者
  • 碼農日常
    碼農日常

    Likecoin驗證人之一,旅日工作中 主頁在這,歡迎來訪->https://thumbb13555.pixnet.net/blog

    快乐探险家
    快乐探险家

    每个人早上都把头发拉直,为什么不把心拉直?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
    熊太先森|NFT 社群研究

    主修出版及印刷設計系,十年寫作經驗,曾入選 Mirror Spotlight,同時為 Penana 特約小說作者,將以人性、社群角度研究區塊鏈、Web3.0、NFT 等時事。合作、邀稿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 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花甲玩童TrueTaiwan逐錄真台灣
    花甲玩童TrueTaiwan逐錄真台灣

    [True Taiwan 逐錄真台灣] 行 。 台灣真行。 一步一腳印透過鏡頭記錄真實台灣。 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我們更相信,社會最美的特質是─真。 True Taiwan 選擇呈現真實善良的台灣人文故事、風土民情 與您一起發現真實台灣。

Balnuvordis

被美化的“弱者之罪”——論馬來西亞霸凌文化

在馬來西亞,霸凌是一種比毒品更隱蔽、比腐敗更常見的毒瘤。它不需要黑市,也不需要交易,它在學校走廊、課室后排、食堂餐桌自然生長。最可怕的是,它并非被所有人認定為“錯誤”,而是被包裝成弱者的原罪。——你弱,所以被欺負。你不敢說,所以理所當然。你沉默,所以這件事就不存在。

林辰宸

法、律、治的区别与法家之辨

文章区分了“法、律、治”:律是共识与约定,法是治理的办法,治是执行过程。法家并非法律,而是权力的工具,强调统治与服从,不保障个人权利;法律则是公开透明的契约,用来保护生命、自由和财产,并约束权力。历史对比显示,靠法家国家可短期强大却难长治久安,唯有建立在共识与约束权力基础上的法律,才能维持文明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林辰宸

从电影桥段看阶层思维逻辑差异

通过电影《华尔街之狼》引申出阶层思维逻辑的差异。大众普遍以人情为基础行事,重视亲情友情,但常因缺乏边界与风险评估,导致借钱借物等问题引发财务损失和关系破裂。相比之下,商业思维更注重利益与契约,强调风险规避与合理分配资源,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率和市场稳定。人情思维虽能增强情感联系与社会凝聚力,但过度依赖会带来…

一隻會彈琴的貓

暗黑詩兩首

就是要讓你從內心發寒到起笑。

Balnuvordis

人之夢 第一章

第一章: 夢的誕生

Balnuvordis

細分的牢籠 第九章 (最終章)

第九章:出獄前的沉默

Balnuvordis

掛錯國旗:馬來西亞的心理投射與曆史幽靈

在一個看似尋常的國慶前夕,一面掛反的國旗,卻意外撕開了半個世紀未愈的傷口。表面上,這是一次關於對錯的爭論,實則是一場潛伏已久的情緒爆發——曆史的陰影、政治的操弄、人性的投射與優越感,在這場風波中交織成荒誕的戲劇。它提醒人們,文明的外衣下,惡意并未消失,只是等待一個體面又正當的理由登場。旗子翻轉的瞬間,隱蔽的裂痕…

Balnuvordis

不渡不願被渡的人——叢飛的故事

有些人燃盡自己,只為照亮他人的路;有些光熄滅時,世人才發現曾被溫暖過。善意未必換來善意,真心亦可能被冷漠回望。可即便如此,總有人依然選擇向風雪深處走去,把愛撒向不知會否回流的方向。那是逆流而行的火,是不問回報的歌,也是命運洪流中最孤獨的守望。

Anderson

情緒、人性與社會理論

本文探討社會科學中對於人性與情緒的刻板印象,並以馬克思主義、強相互性理論以及相關學者研究為例,說明人性並非單一且靜態,而是具有多重面向且可被後天塑造。文章批判新古典經濟學中的「經濟人」的侷限性,並主張應重視情緒在人類行為中的關鍵角色

Balnuvordis

復制的歌聲與怪物的樂章

在華語樂壇,情歌成安全牌,年輕歌手沿襲老牌模式,陷入“神曲復制”內卷;韓國雖題材多元,卻也在工業化包裝下走向模式化。反觀西方,現代音樂在鄉村、搖滾、R&B、電子等多元題材中交織叛逆、自由與生命反思;日本則在高度內卷中孕育出米津玄師、YOASOBI、Ado等怪物級創作者,連Vtuber如Mori Calliope、星街彗星也能以死亡、虛無、浪漫等主題掀起全球共鳴。

Balnuvordis

善行的代價:當慈悲遇上現實

“當我為了拯救他人而讓自己殘缺、家庭困頓,我還應該救嗎?當我捐腎助親,卻換來身損和恩仇相報,這還是善嗎?”——一位心懷慈悲卻受盡現實撕扯的行者

Balnuvordis

SMG世紀:性別自由的終點,是人類的終結?

“性別不再是選擇,而是一種政治武器;人類不再是統一種族,而是一個解搆中的物種。”

Balnuvordis

概念劇場—3

本劇是一次非線性、哲學性、具象又極具沖突性的概念劇場,融合了思想碰撞、角色哲學個性化表達與劇場肢體語言的深度疊加探索。角色不為推動情節服務,而是化身為人類意識中几種極端但真實的認知形態。他們辯論、沖突、共振、互斥,在思想的地獄與火光中裸露自我,圍繞各種話題展開持續激烈的交鋒。

Balnuvordis

如果殺人讓他快樂,他的修行還算修行嗎?

內心為鏡,道何為真?當我們說一個人在修行,是否意味著他必須“做好事”?如果他殺了壞人但心中坦然,是否代表他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麼,如果有一天,一個天生嗜殺的人聲稱“殺人讓我舒服,救人讓我痛苦”,這樣的“順從內心”是不是一條修行之道?

零丁散人

不是劊子手,而是博士:文明社會如何製造地獄

一場90分鐘的午餐會議,決定600萬人去死。罪魁禍首不是暴徒,不是劊子手,而是一群博士、精英和循規蹈矩的好公務員。人類的暴力,寫在基因里;現代的暴力,藏在流程中。

穆伈翎

结构无法自我切割:腐败、人性与虚妄权力的哲学解剖

“说要自我革命的人,从未真想改变自己,只是想换种方式活下去。”——伈翎

Balnuvordis

《燃灰之路:納粹、科技與文明深淵的交易》

在曆史的濃霧中,希特勒如一道燃盡理性的黑焰,將科技與仇恨綁上同一列疾馳的列車。本文穿越進步與毀滅的裂縫,探問人類是否應感謝一個加速未來卻埋葬良知的政權。當秩序為惡服務,效率便成了地獄的引擎。文明若不在苦難中覺醒,科技不過是魔鬼的利爪。這不是為他正名,而是為我們自身留下一面鏡子:別再用進步之名,掩蓋人性沉…

wjiaoxiaoming

复仇是对的吗?

复仇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

Balnuvordis

虛假修仙:以道之名,行欲之實

一個被歪曲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