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419 篇文章
Tony Tsai

主體性:北方南努克

佛萊赫堤(Robert J. Flaherty)於1922年完成的《北方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通常被視為歷史上的第一部紀錄片。《北方南努克》自問世以來,也引發了不斷的爭議。儘管如此,《北方南努克》還是為後世留下了幾個重要的線索,尤其是關於如何透過不同的紀錄方法來凸顯被攝者的主體性。

标签活跃作者
  • 蒟蒻魚
    蒟蒻魚

    就是一條鹹魚!

    蔣不
    蔣不

    反賊,藝術家,情境主義者。生活在巴黎。 Instagram:chiangseeta 個人網站:https://chiangseeta.org/

    張贊波
    張贊波

    獨立電影人&非虛構作者

  • 張蘊之
    張蘊之

    在路上工作的人,興趣是宅在家裡耍廢。但總是在工作,從事興趣的時間卻好少啊。

    柳汀
    柳汀

    安,我是柳汀,喜歡閱讀耽美相關創作與觀看各式影劇,努力培養閱讀的習慣,並希望透過文字記錄閱聽時的感受。歡迎推薦我各式各樣的影視劇書,一起交流心得! 📍個人網站:https://bldreamland.com/

Tony Tsai

作者論:持攝影機的人

「我們的肉眼所見有限—於是,人們夢想著發明顯微鏡,讓他們得以看見本不可見的現象,然後,他們又發明了望遠鏡……現在,人們有了完美的攝影機,可以更深入地洞察可見的世界,並探索和記錄視覺的現象,如此,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未來必須被列入的事情,都不會被遺忘。」

小吓

女性导演采访|《逃离性勒索》Patricia Franquesa|我们纪录WOMEN DOCU

在中国,我遇到了一位瑞士的电影制作人,TA看了这部影片后告诉我:“看到你拒绝成为受害者,并选择了积极和有攻击性的态度,非常鼓舞人心。”所以我想感谢我作为创作者的一面,恰好也是我的职业,让我不会顺从于黑客想要我扮演的受害者角色。我想是创作拯救了我,并帮助我从中找到了摆脱这种暴力的方式。

鄭立明

革命之後的一種生存創作策略──顏色擷取樣本

作為一種不同於 《理大圍城》《佔領立法會》《時代革命》那樣的激昂熱血的行動,卻在革命熱潮過後,誕生了的一種溫和的關於命運探索的路線。

Tony Tsai

本體、知識與方法(三)

3.方法:從紀錄、文本到觀看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紀」母難為

陳育青寫出身為紀母後如何藉由母職來做為創作的泉源,以及如何在創作和育兒的夾縫中修煉身心的平衡。

陸昭旸

恰似你的温柔01|如吾的夏天

世界不够美好,人皆不尽完美。留住我的是你们的温柔~未完待续~

Tony Tsai

本體、知識與方法(二)

2.知識:再現真實如何可能

香港紀事

毛家|三人團隊 四年紀錄 直面流浪動物生死 導演區焯文: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係由個人對待動物,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TC's Choice

紀錄片 - 木送 - Fallen Treasures

高速發展嘅香港仲容唔容得下老行業呢?今次嘅主角係香港唯一大型鎅木廠「志記」嘅負責人王鴻權:權叔。

片面之詞 One-Sided Take

《南韓民主家政課》:「不只此刻動盪,這是序章」

韓國80年代民主化運動下相遇的大學生情侶,婚後一個想從公務體系改變國家,一個則踏上性別平權運動的道路。出生在這款家庭,因為父親而拿起攝影機、因為母親而自小走跳抗議現場的青年導演,又怎麼看待自己這樣的家,與自己成長的這個世界?

Tony Tsai

本體、知識與方法(一)

1.本體:紀錄為何物

Tony Tsai

定義紀錄片

非虛構的電影(non-fiction film)、對於現實的創造性處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再現真實(representing reality)

鄭立明

輕靈的戰鬥步伐——《​尋找西瓜女》The Watermelon Woman

雪柔.鄧伊(Cheryl Dunye)的《尋找西瓜女》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加上帶入自身非裔同志身分的處境,活潑大膽的創意一舉在1996年拿下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多年來這部片已經成了酷兒電影的傳奇。

豈几文

Gazing at Reality|CathayPlay x Matters 影評--【看見台灣】

看見台灣】(英文片名: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是首部以空拍方式記錄台灣,由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紀錄片。全片沒有角色,都是以全高空拍攝的畫面,呈現出真實的台灣環境現況。 當時公司為了支持這部優質的作品,大手筆地包下電影院,邀請所有員工去觀賞。那時我心裡想,台灣的空拍怎麼會漂亮 ? 每次搭飛機時,都市中看到的不外乎是一堆老舊…

Tony Tsai

從「冥界」到「原罪」(二)

3.紀錄片的「原罪」

jaded.chen

《掩埋》:埋的不是尸体,而是真相

我以为会看到废墟,结果只看到一张张脸。

為人而建

🎓郭老師的講台,💼郭老闆的舞台|Uncle Guo’s Dreamworks🎬《老郭夢工廠》

他既在教室裡播種夢想✨,也在市場中收割現實🛠️。

鹿娜的彼岸王國

風與歌一同飄向神的國度——紀錄片《曠野歌聲》觀影札記

我想帶大家一起走進陳東楠導演的紀錄片《曠野歌聲》,走進小水井的日常。和村中的兩位年輕人一起,看看他們如何嘗試在信仰、身份與現實之間,找到能繼續歌唱的方式。你可以在CathayPlay的官網搜索《曠野歌聲》,觀看這部影片。

影論寫作

青春(春):他們並不是單向地被世界對待,而是同等地對待這個世界。

很難用「好不好看」來評斷一部以人物為核心的紀錄片-因為那彷彿是在對他者的人生下判斷。重點在於,我們為什麼而觀看。 對於王兵來說,那是出於對「中國社會變遷與青少年人生狀態」的關注:「在市場經濟興起以後,出現新的生產模式,這些農民也獲得一些自由,包括工作與生活的選擇,當然這種自由是引導性的,這是前所未有的一件事,那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