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死更安静~一位顺直男为何选择去势
小鱼不是跨性别也不是疯子,他只是一个被母爱困住的孩子
我們沒有參加戰爭,只是負責死去——談《火垂るの墓》
有人說,《火垂るの墓》是一部讓人「痛到無法再看第二次」的動畫。我同意。因為它不是給你娛樂的,也不是要讓你哭完就算了。這部動畫是戰爭真正的紀錄片,只是主角換成了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和四歲的妹妹。

紀錄片 - Black Box Dairies - 黑箱日誌
上司借職權欺壓甚至性侵下屬,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論何種性別。

從密支那到台北:緬華身份、玉石礦和政變中的影像實踐
採訪緬甸導演伊江,緬甸發生了什麼?緬甸影像工作者如何拍電影?

《黑箱日誌》觀後感:創傷的意義與政治
在我們用「受害者」來稱呼他們時,語言中是否已經蘊含了一種「對弱者的同情」呢?他們又是否願意被社會冠以「弱者」的身分呢?諸如此類的非有意的文化暴力,都已經超出了現今以病理學和精神分析為主的創傷治療能處理的範圍,屬於社會、政治、文化等層面的議題了。

「原來生產沒有那麼可怕」 梁德珊用鏡頭記錄身體選擇的勇氣
會陰切開背後,其實不只是醫療技術的選擇,更深刻地交織著生產經驗、恐懼、創傷,甚至是身體自主的選擇。

我們這小小多山的國家/《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若從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來看台灣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成為決定台灣未來走向哪裡的賭注!也更清晰看見那些政治上不能談的、不敢談的、不要談的,都讓台灣每一步都像走在鋼索上的危急!

邁向東方的漫漫長路:觀看德國紀錄片詩人克普的地景人物行腳
紀錄片導演克普則選擇了人物與地景的小敘事,行腳邁向主流所陌生的東方,與那些大敘事一起,為我們對德國與歐洲的理解提供了厚實的份量。

《她的自然之道》:全女团队纪录自然守护者传奇
“当一支全女性摄制组走进这个世界最偏远、最孤立的社区,在安全空间中,在姐妹情谊中,在村庄里,和女族长们共同生活——故事被讲述,秘密被分享,而讲故事的人,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看不見的國家》,被忽視的台灣!
希望每個台灣人都可以去看這部紀錄片!不論你喜歡不喜歡現在的執政者,希望每個人都去爬梳台灣的歷史,認識能夠讓自己這樣安穩地活著的土地,並透過台灣的歷史去理解自己身旁被這片土地餵養的人,並堅定且溫柔地保護、擁抱台灣和自己親愛的人!

打開黑箱(下)
書出版之後,作者詩織繼續爭取公義。而這個過程,在紀錄片《黑箱日記》呈現。 電影的開始是接載山口與詩織的司機,憶述二人在車上的情況。當時詩織不斷要求在車站下車,但山口總請司機載到酒店,司機最後按山口要求載他們到酒店。這一段書中有提及,讓詩織得到有力證據,證明她是「不情願」地到酒店。下一個鏡頭是閉路電視片段,山口扶著詩…

異鄉影人|專訪金馬獎得主陳卓斯、王紀堯 顏色擷取樣本.mov 香港的故事還可怎麼說?
在沉重與悲情以外,她們希望摸索另一種可能。

拒绝遗忘 |用独立影像,守护那些被时代隐去的生命
这些影片中饱含一种阴郁的悲剧色彩,一种生生长流的乐观精神,一种个体在庞大体系面前的无能为力,一种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愤恨。它们时刻无声地提醒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与铭记。

四月STAFFPICK | 平凡生活中的异样人生
2025/ 四月/STAFFPICK

2024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有人拒絕看見,但「我」始終存在
创作者通过纪录片表达了最迫切的困惑与召唤,而要感知这份邀请,观众则必须以个人路径穿行其中。

紀錄片 - No Other Land - 家不成家 - 我生於巴勒斯坦
無論什麼原由,相信會有一個更好處理方法替代現在這種粗暴驅逐行動。

紀錄片 - 十方之地 - Obedience
這是美好的地方,也是糟透的地方。

CathayPlay影片評論:道教與迷信
追憶與崇尚逝者,記憶的意義何在?

[影評] 當我們在《末日》殺時間
《末日小隊請登入》榮獲各大影展紀錄片獎項,在疫情期間,藉由在線上遊戲中訪談玩家的遊戲日常,以下是我的個人觀影心得。

《将军的卫士》:抗战英雄在战争之外的屈辱与苦难
近日,我观看了反映国军抗战英雄唐梦龙战后经历和晚年境遇的纪录片《将军的卫士》。对于这部纪录片及反映的历史与现实,我也有些话颇想说一说。纪录片的主人公唐梦龙,曾是国军名将宋希濂的卫兵。1937年卢沟桥事变,唐梦龙为抵抗日寇、保家卫国而参加国军。
